好风忽南来,吹我乌帽偏。
宿鹭未移渚,落月犹在山。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孤棹(gū zhào)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没有依靠。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任何帮助和支持。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侵晨(qīn chén)的意思:指夜晚侵袭晨曦,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宿鹭(sù lù)的意思:宿鹭是指鹭鸟在夜晚栖息的地方,比喻人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停留或久居。
乌帽(wū mào)的意思:指控告、诬蔑他人。
意向(yì xiàng)的意思:指个人或集体的意思、想法、打算、目的等。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独自驾船出行,远离尘嚣的情景。首句“侵晨理孤棹”,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舟的孤独与宁静。接着,“山居将避喧”一句,点明了诗人选择山居以避世的意图。
“好风忽南来,吹我乌帽偏”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巧妙地引入了诗人的感受,不仅描绘了风的轻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风不仅吹动了乌帽,也吹动了诗人心中的波澜,使之更加宁静。
“宿鹭未移渚,落月犹在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宿鹭静立未动,落月依然挂在山头,营造出一种时间仿佛静止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避世之感。
“候门两稚子,问我何时还”则通过村中孩童的询问,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隐逸生活。孩子们的纯真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高山与流水,此意向谁言”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高山流水的典故,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这里诗人借以表达自己虽有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却无人能理解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避世山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对知音的渴望,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祁山出,汉贼惊。创业未半先帝崩。
丞相匪躬夜弗宁。上表师师东乡征。
卒徒十万如风霆。潜张箕谷为疑兵。
身率大众屯街亭。三郡响答如流星。
惜哉马谡毁垂成。毁垂成,载出军。王双枭,郭淮遁。
拔武都阴,平魏大震。
向晓发长安,飞旌入渺漫。
漠南驱虎豹,天上别鹓鸾。
一荐膺推毂,殊勋报筑坛。
金钲殷地响,宝剑照人寒。
自古边庭计,非今将相难。
龙韬开武库,麟阁待儒冠。
青海连兵苦,黄金结士欢。
论功多汗马,从事有材官。
汉檄云中度,班铭石上看。
雄图骠骑在,一战取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