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寒》
《苦寒》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甘(bù gān)的意思:不愿意接受或忍受某种不公平或不满意的事情,内心不甘心。

炽焰(chì yàn)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热情高涨。

寒窗(hán chuāng)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坐在窗前读书,比喻艰苦的学习过程。

苦调(kǔ d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尖刻、严厉。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缁侣(zī lǚ)的意思:指黑色衣袍的朋友。形容志趣相投,情意相投的朋友。

注释
风屑:细微的风尘。
琼寒:如玉的寒冷。
薄帷:轻薄的帷幔。
拥裘:裹着皮衣。
火相宜:适合取暖。
炽焰:炽热的火焰。
身成直:身体变得暖和。
手欲龟:手几乎冻得像龟裂。
正曜:正午的阳光(这里比喻珍贵或需要关爱的事物)。
授薪:烧柴。
支离:分散、无力。
力请:尽力请求。
缁侣:僧侣,指修行者。
苦调:艰难困苦的处境。
寒窗:寒冷的书斋。
翻译
冷风穿透薄薄的帷幕,围着皮衣正好配火炉。
火焰炽热使身体暖和,拨动灰烬手都快冻僵。
想送木炭的人,又有谁能理解正午的阳光呢?
自己烧柴却感到惭愧,力量微弱只能勉强在寒冷的窗前写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冬日的生活情景和心境,通过对室内取暖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创作的不屈不挠精神。

“风屑琼寒透薄帷”,设定了一个严冬的夜晚,冷风穿透了轻薄的窗帘,室内外的温差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拥裘端与火相宜”则展示了诗人如何在炉火旁取暖,通过“端坐”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安稳和享受。

“煖回炽焰身成直”,通过身体因为暖气而变得舒展,形象地描绘了温暖带来的舒适。紧接着,“拨到残灰手欲龟”则展示了一种细心的生活态度,即便在取暖中也不忘节省燃料。

“赠炭尚谁怜正曜”,诗人感叹在寒冷的日子里,连一块炭都值得珍惜。接着,“授薪还自愧支离”则表达了对无法充分回报他人的慷慨之情的内疚。

最后,“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表明诗人虽然生活困难,但仍坚持文学创作,不愿意因为外在环境的压迫而放弃个人的追求和热爱。这一段既是对个人坚守艺术信念的肯定,也是对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寒冷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坚韧不拔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吊梁钝庵

一年不见梁钝庵,见说已作古人谈。

广州潮际风和雨,曾记游踪到东南?

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

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

先生老境为诗格,自说学诗比高适。

诗篇无多篇可传,将军门下为揖客。

当时方盛汉官仪,幕府橐笔从文螭。

草檄欲取玉鞶带,登筵辄挥金屈卮。

沧桑之后君再至,匪遇山狙即野狸。

晦迹韬光不复出,杜门谢客惟作诗。

逸踪到鹿寻逸侣,索读文诗到予处。

扬子雕虫为我倾,茅容只鸡送君去。

去后君即归广州,竟闻玉树埋荒邱!

庾信哀时赋未就,相如遗稿谁得收!

五虎海门不可见,啼乌落日声啾啾。

(0)

落叶·其一

萧萧风紧过西楼,落叶纷飞又一秋!

岚影分明山露骨,树阴乾净月当头。

夜阑独惜群乌冷,春至还看众绿稠。

惟有梅花枯似铁,搓㧎瘦影满窗浮。

(0)

荻花

一派浔阳半是愁,青天碧海夜痕秋。

琵琶水上随风起,吹出江边尽白头。

(0)

西阁客灯

危岩结搆两三间,短竹疏窗笑语閒。

昏黑群峰但无睹,下方应讶火铃还。

(0)

野菊

斗鸡台下秋风里,白白黄黄无数花。

日暮城南城北道,半随榛棘上樵车。

(0)

谢书画七言绝句

喜见华笺翰墨新,标题书画总如神。

幽兰怪石饶清兴,还与诗人自写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