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冬日的生活情景和心境,通过对室内取暖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创作的不屈不挠精神。
“风屑琼寒透薄帷”,设定了一个严冬的夜晚,冷风穿透了轻薄的窗帘,室内外的温差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拥裘端与火相宜”则展示了诗人如何在炉火旁取暖,通过“端坐”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安稳和享受。
“煖回炽焰身成直”,通过身体因为暖气而变得舒展,形象地描绘了温暖带来的舒适。紧接着,“拨到残灰手欲龟”则展示了一种细心的生活态度,即便在取暖中也不忘节省燃料。
“赠炭尚谁怜正曜”,诗人感叹在寒冷的日子里,连一块炭都值得珍惜。接着,“授薪还自愧支离”则表达了对无法充分回报他人的慷慨之情的内疚。
最后,“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表明诗人虽然生活困难,但仍坚持文学创作,不愿意因为外在环境的压迫而放弃个人的追求和热爱。这一段既是对个人坚守艺术信念的肯定,也是对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寒冷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坚韧不拔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一年不见梁钝庵,见说已作古人谈。
广州潮际风和雨,曾记游踪到东南?
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
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
先生老境为诗格,自说学诗比高适。
诗篇无多篇可传,将军门下为揖客。
当时方盛汉官仪,幕府橐笔从文螭。
草檄欲取玉鞶带,登筵辄挥金屈卮。
沧桑之后君再至,匪遇山狙即野狸。
晦迹韬光不复出,杜门谢客惟作诗。
逸踪到鹿寻逸侣,索读文诗到予处。
扬子雕虫为我倾,茅容只鸡送君去。
去后君即归广州,竟闻玉树埋荒邱!
庾信哀时赋未就,相如遗稿谁得收!
五虎海门不可见,啼乌落日声啾啾。
《吊梁钝庵》【清·洪繻】一年不见梁钝庵,见说已作古人谈。广州潮际风和雨,曾记游踪到东南?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先生老境为诗格,自说学诗比高适。诗篇无多篇可传,将军门下为揖客。当时方盛汉官仪,幕府橐笔从文螭。草檄欲取玉鞶带,登筵辄挥金屈卮。沧桑之后君再至,匪遇山狙即野狸。晦迹韬光不复出,杜门谢客惟作诗。逸踪到鹿寻逸侣,索读文诗到予处。扬子雕虫为我倾,茅容只鸡送君去。去后君即归广州,竟闻玉树埋荒邱!庾信哀时赋未就,相如遗稿谁得收!五虎海门不可见,啼乌落日声啾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367c68317da5c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