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包橘(bāo jú)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得到帮助或解救。
鸱鸢(chī yuān)的意思:形容人品行卑劣,为非作歹,专门指坏人。
丹林(dān lín)的意思:指红色的树林,比喻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场所。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方始(fāng shǐ)的意思:方才开始
匪直(fěi zhí)的意思:指人品恶劣,为非作歹。
分金(fēn jīn)的意思:指分割金子,比喻平分利益或公平分配财富。
凤翔(fèng xiá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风潮(fēng cháo)的意思:指社会上出现的热潮或浪潮,形容某种思潮或风尚在社会上迅速流行。
腐鼠(fǔ shǔ)的意思:指腐败、堕落的人。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季子(jì zǐ)的意思:季子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也可指季节之间的过渡时期。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荆南(jīng nán)的意思:荆南指的是指南方荆州和南方地区,也用来形容南方地区的荆棘丛生,困难重重。
具区(jù q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特点非常明显或突出。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没齿(mò chǐ)的意思:形容人已经老得没有牙齿,也比喻事物已经非常陈旧。
末世(mò shì)的意思:指世界末日或末日灾难,形容社会或世界面临毁灭的局势或状态。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轻脱(qīng tuō)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轻浮不庄重。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声利(shēng lì)的意思: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追求权势、财富等物质利益,不顾道德、伦理和他人利益。
世士(shì shì)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宿莽(sù mǎng)的意思:形容人长期在野外生活,粗野无礼,不懂礼貌。
随行(suí háng)的意思:跟随行动,一同前往。
所钦(suǒ qīn)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敬重和佩服。
往古(wǎng gǔ)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时期。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吴趋(wú qū)的意思:指追随权势者,投靠有势力的人。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云阳(yún yáng)的意思:指云彩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象,比喻事物美好、光明。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的《入毗陵》。诗中描绘了诗人从荆南进入毗陵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对古代贤士的缅怀之情。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季节变化与风潮的侵袭,同时也反思了当下的社会风气。
首句“才及荆南界,已听吴趋吟”描绘了诗人初入荆南时,便能听到吴地的歌声,预示着即将进入新的地域,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接着,“云阳去方始,闾浦遂前临”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行进状态,从云阳出发,逐渐接近目的地,心情也随之激动。
“包橘洞庭岸,宿莽具区浔”两句,诗人通过描述洞庭湖畔的橘树和具区(太湖)边的宿莽(一种草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节物随行变,风潮无厌侵”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与适应。接下来的“问我胡闻见,不惮历高深”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虽历经艰难险阻,但依然勇往直前的决心。
“自多往古慕,匪直远游心”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古代贤士的仰慕之情,不仅仅是出于对远方旅行的向往,更是对高尚品德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此邦有季子,是我夙所钦”提到诗人对古代贤士季子的敬仰,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其人没已久,英风流至今”强调了季子虽已逝去,但其高尚品德与精神风貌仍然在后人心中流传。
“如何末世士,声利竟相寻”则对当时社会中追逐名利的现象进行了批判,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昔贤轻脱踪,末路重分金”通过对比古代贤士与当代士人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冲突。
“誓将返吾驾,没齿首阳岑”则是诗人坚定的誓言,表示自己将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对困难与诱惑,也不会改变初心,最终选择像古代隐士一样,归隐山林,过着清贫而高尚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古代贤士的缅怀,同时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