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池亭(chí tíng)的意思:池亭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小亭子或小楼阁,也用来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打鱼(dǎ yú)的意思: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或偷懒的行为。
宫衣(gōng yī)的意思:指宫廷中的服装,也用来比喻高贵华丽的衣服。
兰桡(lán ná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清禁(qīng jìn)的意思:清除禁令,解除禁止
听者(tī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烟柳(yān liǔ)的意思:形容春天柳树枝条柔软婀娜,轻盈飘逸。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映日(yìng rì)的意思:映照着太阳的光芒,形容光辉灿烂、美丽动人。
鱼矶(yú jī)的意思:指人们在垂钓时,用来放置鱼竿的矶子。比喻人在某一领域非常有经验和技巧。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 鉴赏
这首明代边贡所作的《端午》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热闹而富有传统特色的场景。诗中通过“楼船不近打鱼矶”一句,巧妙地将现代与古代的端午习俗进行了对比,暗示了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接着,“箫鼓中流听者稀”则描绘了端午节划龙舟时的场景,虽然锣鼓喧天,但似乎只有诗人一人在倾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
“遥想紫宸颁制扇,真惭清禁赐宫衣”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古代端午节宫廷庆祝活动的怀念和对自身身份的谦逊态度。接下来,“池亭映日榴开锦,城郭笼烟柳荡旂”描绘了端午时节的自然风光与节日装饰,色彩鲜明,生动展现了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最后,“传有湘江年少过,兰桡应吊屈平归”以屈原的故事作为结尾,既体现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意义,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渡江云·拖阴笼晚暝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
几点儿、泪痕跳响,休要醒时听。
销魂。
灯下无语,□泣梨花,掩重门夜永,应是添、伤春滋味,中酒心情。
东风湖上香泥软,明日去、天色须睛。
相见也,洛阳沽酒旗亭。
一萼红·泊沙河
泊沙河。
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
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
钓船在、绿杨阴下,蓦听得、扇底有吴歌。
一段风情,西湖和靖,赤壁东坡。
往事水流云去,叹山川良是,富贵人多。
老树高低,疏星明淡,只有今古销磨。
是几度、潮生潮落,甚人海、空只恁风波。
闲著江湖尽宽,谁肯渔蓑。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喜迁莺·世情冰尽
世情冰尽。
算耐久祗是,陇头芳信。
惆怅人间,几千年□,留得陆郎馀韵。
朔云解识花意,遮断疏狂蝶粉。
岁寒了,狂风传香远,月移影近。
清润。
无点涴,不曰坚乎,如玉真难尽。
除宋广平,与林和靖,肉眼有谁能认。
仙丰道骨如许,相对霜髯雪鬓。
长健也,好年年管领,春光随分。
满江红·客子光阴
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
欹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
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
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
声不断,楼头滴。
行不住,街头屐。
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
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
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