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程弟·其四》
《次韵程弟·其四》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眼中转觉可人稀,得似孤云自在飞。

落花开俱有意,略于閒处见几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几微(jī wēi)的意思:非常微小、细微的程度

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中转(zhōng zhuǎn)的意思:转运货物或旅客时,需要在中途换乘或转运。比喻在处理事情时,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或过程。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翻译
眼中所见的人越来越少,感觉特别稀罕,
就像孤独的云朵自由自在地飘浮。
注释
眼中:视线中。
转觉:渐渐感到。
可人稀:罕见的可爱。
得似:好像。
孤云:孤独的云。
自在飞:自由飞翔。
花落花开:花开花谢。
俱有意:都有深意。
略于:稍微在。
閒处:闲暇的时候。
见几微:察觉到一些细微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程弟(其四)》。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眼中转觉可人稀,得似孤云自在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空旷。诗人通过比较眼睛中的转动感觉到一种淡淡的人间烟火气息,这种感觉就如同天上的孤独云朵自由地飘浮,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受。

“花落花开俱有意,略于閒处见几微。” 这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景象。诗人观察到花朵的盛开与凋谢都蕴含着某种深意,而在闲适的地方,他仅仅捕捉到了这一切的一点点微妙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景象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空旷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更有邻墙全处士,醉吟能泛百杯宽。

(0)

送乡友林耕道往信州因寄李明通

卢公全盛时,桃李何纷纷。

冠盖蔽白日,谈笑起青云。

林翁我乡曲,同业又同门。

如何三十年,白头始相闻。

全家作楚鬼,只影穷江源。

起手问曲折,口涩不肯言。

宁非衣食牵,犹赖齿颊存。

叹此皆有数,吾书已云云。

下尽浮世尘,上通先天根。

事来即顺受,不得劳悲欣。

我老耕破砚,百钱混人群。

听之如饮醇,油油至微醺。

所恨各有役,东帆复西辕。

平生李元礼,归为致寒暄。

(0)

秋虫叹

夏虫声渐微,秋虫声渐繁。

微物何所知,时至不得閒。

嗟我镜中发,亦复就凋残。

凄然杂忧患,霜风埽茅菅。

反不如彼虫,自得草莽间。

所以达生士,逃名在空山。

客居虽云乐,不如早知还。

(0)

建溪精舍得本字

四山翛翛风日暖,白发看花惜春晚。

当时衰草牧羊坡,今日池台红雾满。

最怜幽篁手所植,儿戏成业亦千本。

旧游聚散万事拙,客梦悲欢百年短。

荒凉处处经战马,寒食家家浇祭碗。

隃知地下不识醉,祇合生前寻酒伴。

苍苔白石堪枕籍,野鸟清溪自弦管。

同游飘扬正捷步,老我摧颓甘负眼。

风床溽暑新候浊,江树飞云故人远。

出城少事幸纵恣,赌令争欢君莫懒。

(0)

仇山图

仇山山下仇山人,白头宦学走风尘。

问渠家在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

不如邻翁不识诗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

(0)

袁提干挽诗二首·其二

我昔携家走,君曾扫榻招。

乱离心易感,生死义难消。

雅魄归泉壤,潜光出市朝。

平生五字苦,寒泪洒山瓢。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