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州雨》
《江州雨》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浔阳李白,吾寓亦江州。

地转涛声逆,城空山气流

二仪风雨积,双鬓古今愁。

去鸟冲烟白,偏迎故国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转(dì zhuàn)的意思:指地球自转,用以形容事物快速转变或改变。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李白(lǐ bái)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也指诗词写得好。

气流(qì liú)的意思: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江州雨》描绘了浔阳(今江西九江)的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首句“浔阳困李白”暗指李白曾在此地遭贬的经历,诗人以之自比,表达出困顿之意。次句“吾寓亦江州”则点明自己的居所与李白相同,暗示了对前人境遇的共鸣。

“地转涛声逆,城空山气流”通过描绘江水涛声回旋和山间清气流动,渲染出江州独特的地理风貌,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接下来,“二仪风雨积”运用天地自然的风雨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

“双鬓古今愁”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个人愁绪的积累。最后两句“去鸟冲烟白,偏迎故国眸”,以飞翔的白鸟作为视觉焦点,它穿过烟雾,仿佛特意飞来触动诗人的思乡之情,那“故国眸”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浔阳为背景,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愁苦与对家乡的思念,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感。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蔡氏锦鲤屏风歌

吴江雪浪谁剪裁,金麟跃,云屏开。

腾空欲去仍徘徊,照映华屋生光辉。

长安一夕动春雷,沧溟咫尺风雨来。

神游呼吸横九垓,砥柱龙门焉在哉。

君不见竹花不实雏凤饥,万里青冥向垂翅。

又不见麒麟不遭走平地,溪壑潜鳞尔何异。

会看枯稿生春色,霖雨乾坤此其际。

麟也为灵信不孤,凤兮何必歌憔悴。

我昔梦游天母池,风伯上胁云师驰。

须臾一髯奋迅起,奔雷走电惊绝奇。

当前鲸鲔俱灭没,独有赤鲤相追随。

恍然云外见头角,神物变化安可知。

高坡主人我知己,爬抉六书穷古始。

十年待诏迟金马,一日承恩拜天子。

锦屏酌我君超舞,万事升沉有如此。

波涛落眼犹梦中,尘埃扰扰胡为尔。

(0)

积霖平地水数尺毁垣倾屋民有死者感怀一首

滴水讵成川,商羊舞前衢。

沉云瀰八极,积潦浮神区。

浩浩野方割,昏昏莽为潴。

尽室惧颓塌,遍境无完庐。

客子悯中夜,席避空堂隅。

霪威岂不畏,覆厄岂不虞。

东井应候伏,恒阴固将舒。

甫尔垫一壑,苍生尽为鱼。

神禹徒搆思,云师安及诛。

悠悠彼苍者,幽抱何当抒。

(0)

江湖散人诗次韵

展书纱帽歌,啜茗渔舟独。

意惬理无违,谁踵斯贤躅。

山月时放歌,云鸿忽流目。

清涤美牺牛,何为自缚束。

(0)

仲冬望乍晴风横甚而窗月破梦有成

霁月疏窗分外明,狂风无奈海潮声。

谁能忍冷孤峰宿,坐看沈波洗太清。

(0)

乡居晏起

小楼烟雨乍霏霏,支枕消教酒力微。

除却西邻呼酒外,判无剥啄到荆扉。

(0)

郧襄徐中丞以春秋臆见贻有谢

军城秋日静堪贪,幕府无人笔自谈。

见说麟经新传就,千秋不数杜征南。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