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齿穿沙稳,筇须碍竹回。
《春日杂咏·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以"幽栖足春事"开篇,展现了对于隐居生活中春天到来的期待与享受。"晴日若相催"则传达出春光不待人的迫切感。
接着,"屐齿穿沙稳"写出了行走在春日柔和而又坚实的土地上的感觉,而"筇须碍竹回"则描绘了脚步在竹林间穿行时竹叶与枝条交织形成的障碍。
"风光初转蕙"这一句,通过对春风吹拂蕨类植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残雪欲欺梅"则是对春末时节中融化的雪与初放的梅花之间关系的精妙刻画。
最后,"自是经过少,柴门日日开"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日光逐渐增多,对于生活逐渐活跃起来的喜悦之情。每天打开柴门,都能感受到新鲜空气和生机勃勃的自然界。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隐逸情怀和他对于生活中简单乐趣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