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杂咏·其二》
《春日杂咏·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幽栖春事晴日若相催。

屐齿穿沙稳,筇须碍竹回。

风光初转蕙,残雪欲欺梅。

自是经过少,柴门日日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以"幽栖足春事"开篇,展现了对于隐居生活中春天到来的期待与享受。"晴日若相催"则传达出春光不待人的迫切感。

接着,"屐齿穿沙稳"写出了行走在春日柔和而又坚实的土地上的感觉,而"筇须碍竹回"则描绘了脚步在竹林间穿行时竹叶与枝条交织形成的障碍。

"风光初转蕙"这一句,通过对春风吹拂蕨类植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残雪欲欺梅"则是对春末时节中融化的雪与初放的梅花之间关系的精妙刻画。

最后,"自是经过少,柴门日日开"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日光逐渐增多,对于生活逐渐活跃起来的喜悦之情。每天打开柴门,都能感受到新鲜空气和生机勃勃的自然界。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隐逸情怀和他对于生活中简单乐趣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题山水图为兴国监县帖侯赋

乱馀风物总凋零,谁写云林近草亭。

万里归人望江北,居庸还在日边青。

(0)

为黄巽成题墨竹二绝·其一

过雨琅玕润,凌风翡翠寒。

何年沧海上,拾得断渔竿。

(0)

过楮源访罗云从同舍弟子彦各赋一首

楮源风景似桃源,水绕田园山绕门。

高树秋风松落子,碧苔春雨竹生孙。

清烟影覆垂萝屋,白酒香浮老瓦盆。

落日荒原归路晚,欲寻幽兴已忘言。

(0)

送徐佥宪子侄得全暂还三衢

趋庭早识仲容贤,即便令人重黯然。

归路偶逢残暑后,到家应及未霜前。

寒沙蓬藋迷征骑,秋浦芙蓉压去船。

来往燕吴真万里,重来为我说华川。

(0)

陪同年刘霖刘鹤皋欧阳铭题三德院

宝地登临一惘然,故家乔木寺南边。

铭钟犹记甘泉里,题壁重看至正年。

万里风云通北极,五湖烟浪隔南天。

同游况有同宗好,事业应期久远传。

(0)

南山寺夜憩柬郑同夫罗孟文·其一

南山寺前夏已凉,北斗天半夜相将。

楼台参错临高市,钟磬萧条出上方。

独宿屡移林鹊影,双飞初散水萤光。

客情物态浑无那,暂息尘喧亦不忘。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