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衡(ā hé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情,宽容大度。
笔生(bǐ shēng)的意思:指文笔出众,才华横溢。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当下(dāng xià)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现在的情况。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介山(jiè shān)的意思:介山意为“山脚下的山”,形容山势陡峭,像是在另一座更高的山的脚下一样。也用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个领域的地位非常高。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情抱(qíng bào)的意思:指对某种情感或感情的怀抱、拥抱。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升沉(sh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地位、境遇或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兴盛与衰败。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松石(sōng s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态度松懈,不严肃认真。
陶家(táo jiā)的意思:指陶瓷家族或陶瓷世家,也可指陶瓷制作工艺高超的人。
徒与(tú yǔ)的意思:徒劳地互相比较、争论。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无升(wú shēng)的意思:指事情没有任何起色,没有进展。
下笔(xià bǐ)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动笔的动作,也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的开始。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笑傲(xiào ào)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自信、豪迈,毫不在乎他人眼光。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怡情(yí qíng)的意思:舒适愉悦的心情
仪舌(yí shé)的意思:指人言辞文雅,能够辩论有理有据。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自任(zì rèn)的意思:自己担任某个职责或角色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不足数(bù zú shù)的意思:不足数是指数量不够,不足以构成完整的数目。
张仪舌(zhāng yí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魏初所作的《畎亩谣为马丈师易寿》。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描绘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马丈师易寿的赞扬和对其品格的肯定。
首先,诗人提及"阿衡畎亩一饿叟",将马丈师比作古代贤臣伊尹,即使身处田间,仍怀有尧舜般的高尚品德,不求名利,只求真理。接着,诗人提到"陶家松石草堂月",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赞美马丈师的超脱与淡泊,他的心境如雪般纯洁。
诗人进一步强调马丈师的教育情怀,他教导子女的方式不同于世俗,更像唐虞时代的圣人,不屑于逢迎权贵。然而,这样的美德在当时社会显得稀缺,马丈师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施展,这被诗人视为一种遗憾。
最后,诗人感慨世间庸碌之人众多,而像马丈师这样有深厚道德修养的人却不多见。他期待能有更多像马丈师这样能触动人心、激发灵感的人物,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和对比,高度赞扬了马丈师易寿的高尚人格和独特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夜黄给事用章宅同张肖甫赋得中字
初逢青琐彦,下榻一宵同。
月落棋声里,春回烛影中。
放歌还楚调,扶醉有巴童。
上苑遥相问,梅花定几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