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德星(dé xīng)的意思:指德行高尚的人在众人中熠熠生辉,像星星一样耀眼。
高照(gāo zhào)的意思:指光亮明亮,也比喻明察事理,明辨是非。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连楹(lián yíng)的意思:指一排排相连的楹柱,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排列在一起。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诗社(shī shè)的意思:指以创作、赏识诗歌为主要活动的团体或组织。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吟榻(yín tà)的意思:吟榻是一个形容诗人或文人在床上吟诗作对的意象,也可以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沉思、创作。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争席(zhēng xí)的意思:指多人争夺同一座位或地位的情况。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竹院(zhú yuàn)的意思:指竹子围成的院子。
走石(zǒu shí)的意思:指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形容事情发展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文人墨客聚会场景。首句"德星高照草堂明"以象征道德光辉的"德星"映照明亮的草堂,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品行高尚,聚在一起的氛围。"诗社新开竹院盟"则写出他们新成立诗社,于竹林之中结盟,充满了文化气息和诗意。
"白苧晚凉湍走石"描绘了夜晚的清凉,湍急的溪流冲击着石头,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清风时至翠连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微风吹过,竹叶摇曳,仿佛翠色连绵的屋檐下。
"不妨野老来争席,还着山童去洗觥"两句,邀请了质朴的乡野老人参与,又让山童负责清洗酒杯,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聚会的随性自在。最后,"欲向中宵看月色,试同吟榻听溪声"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深夜欣赏皎洁月色,与朋友们围坐吟诗,聆听溪水潺潺的宁静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轻松的聚会氛围,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秀野亭
亭占青山口,郊原四望平。
遥林连崦黑,白水隔田明。
翠麦波涛动,飞泉剑佩轻。
长年便野趣,拟欲解尘缨。
摸鱼儿·其二柳絮
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
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黏红树。闲意度。
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徘徊不语。
谩彷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冥濛处。
独凭阑干凝伫。翠蛾今在何许。隔花箫鼓春城暮。
肠断小窗微雨。休更舞。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
长桥短浦。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