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哉谢氏子,曹江咸弃繻。
安得常胜去,东浙复须臾。
呼兵寓于农,引领全我躯。
车徒(chē tú)的意思:形容人们走路艰难,没有车辆可乘坐。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出车(chū chē)的意思:指人离开或出发。也可指车辆驶出或启动。
东隅(dōng yú)的意思:指东方的边缘地区。
甘苦(gān kǔ)的意思:形容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甘心忍受苦难。
海防(hǎi fáng)的意思:指对海岸线进行防御和保卫的军事行动。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糇食(hóu shí)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度过困难时期,互相支持,共同吃饭。
疾驰(jí chí)的意思:形容快速奔跑或迅猛行动。
鉴湖(jiàn hú)的意思:观察湖水,比喻审察事物真相,识别是非曲直。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来历(lái lì)的意思:指事物的由来、起源。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弃繻(qì xū)的意思:放弃困难,放弃艰苦。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县令(xiàn lìng)的意思:指官职较低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地位低下的人。
相招(xiāng zhāo)的意思:互相吸引,彼此吸引对方。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引领(yǐn lǐng)的意思:带领、引导、指导他人前进或发展。
招呼(zhāo hū)的意思:招呼指的是向别人打招呼或者呼唤,表示与人交流、接触或者往来。
捉船(zhuō chuán)的意思:指抓住船只,通常用来形容抓住机会或抓住重要的事物。
梓里(zǐ l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家乡或故乡。
奏凯(zòu kǎi)的意思:指战胜敌人,取得辉煌胜利。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观姚江常胜军齐发》描绘了战事中的情景。首句“昨夜失东隅,所守在桑榆”暗指昨晚的失利,但诗人强调防守的决心依然坚定,如同日落虽西沉,仍有晚照余晖。接下来的诗句“况复江海防,往来历通衢”进一步展现广阔的防御范围和繁忙的交通线。
诗人对常胜军的赞誉体现在“卓哉谢氏子,曹江咸弃繻”,赞扬他们英勇无畏,连普通士兵也积极参与。军队的后勤保障也在诗中体现,“今日运糇食,明日出车徒”,显示出有序而高效的运作。
“村近不捉船,含枚疾驰驱”描绘了军队行动迅速,即使在靠近村庄的地方也不懈怠。诗人以“同是梓里人,甘苦尝饴荼”表达对家乡人的共情,他们一同承受战争的苦涩与甜蜜。
最后两句“昨闻红旗报,奏凯贺鉴湖”传达出胜利的消息,人们欢庆胜利,但诗人期盼“安得常胜去,东浙复须臾”,希望军队能长久保持胜利,保护东浙地区。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期望,“一郡八县令,东望相招呼”,呼吁他们团结一致,利用农民力量来支持军事行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严峻描述,又有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家乡人民的关怀,展现了清末时期战争背景下社会风貌和士人情怀。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草枯狐兔见,鹰隼方纵搏。
老翁卧蓬户,疾痛在腰脚。
忽觉意稍佳,快若解束缚。
呼童扶下堂,西出度略彴。
浮波见凫雁,决起惊乌鹊。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俛啄。
霜馀桑叶积,春近柳枝弱。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岁暮农事休,羡尔群饮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