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坐(biān zuò)的意思:指在边上坐着,形容位置靠边或靠近边缘。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高香(g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香味扑鼻。
广大(guǎng dà)的意思:广阔无边,辽阔无际。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履迹(lǚ jì)的意思:履行前人的道德规范或者学术传统。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松床(sōng chuáng)的意思:指床铺舒适柔软,令人感到舒适和安逸。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细话(xì huà)的意思:细致地讲话或说话的内容详细、丰富。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香积(xiāng jī)的意思:指香气浓郁、香味扑鼻。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月水(yuè shuǐ)的意思:指月光下的水,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境界。
中清(zhōng qīng)的意思:中庸之清洁,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清正廉洁。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次韵寄洪山海禅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深居山中的僧人日常生活与禅修的景象。首句“履迹经年不下山”展现了禅师常年在山中修行,足迹罕至尘世的隐逸生活。接着,“山中清事属僧閒”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清修生活,禅定与清闲是他们的日常。
“日高香积斋初散”描绘了僧人们在清晨斋戒后,阳光渐高,香烟袅袅,斋饭结束的宁静时刻。而“云满松床定未还”则通过“云满”和“定未还”暗示禅师可能正在打坐冥想,沉浸在禅定的世界里,还未从禅定状态中回归。
“佛法三乘天广大”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如同天空般广阔,禅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禅心一月水中间”运用比喻,将禅心比作平静如镜的水面,形象地展示了禅师内心的澄澈与禅定。
最后两句“几时拨芋灰边坐,细话无生第一关”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禅师共坐,深入探讨佛法中关于“无生”的重要议题,这是一次关于生死哲学的深度对话,也是对禅修核心理念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师的修行生活,寓含了对佛法的敬畏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养志堂诗为襄阳吴传朋通判作
我思古丈夫,出处各有意。
上焉不作名,下亦岂为利。
周旋进退间,万世作凡例。
吁嗟古人远,中夜辄三起。
老来得贤侯,气象无乃是。
少年自挺立,学问造严秘。
笔端挟风雨,麈尾揠根柢。
问之为谁欤,盛德有苗裔。
广陵之外孙,右司公之子。
内师孟母贤,外交天下士。
渐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
年来贰襄阳,岂为山水计。
政以承母心,欲觐淮源隧。
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
母来拜墓门,满下平生泪。
回头语儿孙,更酹坟前地。
我怀三十年,一饭不忘此。
惟诚通鬼神,志愿今乃遂。
儿身勉直道,无贻墓中愧。
宁为颍封人,勿作鱼梁吏。
到官辟高堂,涓洁亦明丽。
夜月进古几,春盘供早荠。
炉薰事禅寂,简物薄滋味。
起居饮食安,其乐固泄泄。
母身自教子,子养母其志。
要当并外家,十幅作图记。
大曾信知言,名堂书是事。
更哦诸人诗,千古激彫敝。
《养志堂诗为襄阳吴传朋通判作》【宋·饶节】我思古丈夫,出处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岂为利。周旋进退间,万世作凡例。吁嗟古人远,中夜辄三起。老来得贤侯,气象无乃是。少年自挺立,学问造严秘。笔端挟风雨,麈尾揠根柢。问之为谁欤,盛德有苗裔。广陵之外孙,右司公之子。内师孟母贤,外交天下士。渐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来贰襄阳,岂为山水计。政以承母心,欲觐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母来拜墓门,满下平生泪。回头语儿孙,更酹坟前地。我怀三十年,一饭不忘此。惟诚通鬼神,志愿今乃遂。儿身勉直道,无贻墓中愧。宁为颍封人,勿作鱼梁吏。到官辟高堂,涓洁亦明丽。夜月进古几,春盘供早荠。炉薰事禅寂,简物薄滋味。起居饮食安,其乐固泄泄。母身自教子,子养母其志。要当并外家,十幅作图记。大曾信知言,名堂书是事。更哦诸人诗,千古激彫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367c6ea0e8660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