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虎罔》
《伏虎罔》全文
明 / 释道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伏虎岩前早已降献花猿鸟不相妨

飞响空山谷,月映寒潭彻底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彻底(chè dǐ)的意思:指完全、全面,没有任何保留或遗漏。

飞响(fēi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伏虎(fú hǔ)的意思:指隐藏着强大力量的人或事物。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山谷(shān gǔ)的意思: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成语“山谷”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处于困境或逆境中。

锡飞(xī fēi)的意思:形容物品质量极为精美,工艺非常高超。

献花(xiàn huā)的意思:献上鲜花,表示敬意或纪念

响应(xiǎng yìng)的意思:主动回应或积极参与。

相妨(xiāng fáng)的意思:互相妨碍、互相干扰

已降(yǐ xiáng)的意思:表示敌人被击败、投降或被征服。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伏虎岩前的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首句“伏虎岩前早已降”,以“降”字生动地展现了老虎被驯服的情景,暗示了这里曾发生过人与兽和谐共处的故事。接着,“献花猿鸟不相妨”一句,通过“献花”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存,猿鸟献花,互不干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锡飞响应空山谷”一句,运用了“锡飞”的意象,可能指的是僧侣手持锡杖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回应着山谷的回音,既表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灵动感。这句诗通过声音的传递,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展现了僧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最后一句“月映寒潭彻底光”,以“月映”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寒冷的水潭上,水面泛起的光芒,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整个画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寒潭的光芒仿佛是内心深处的光明,寓意深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以及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光明,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释道丘
朝代:明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离际,晚号栖壑。顺德人。俗姓柯。开山云顶,因号云顶和尚。从碧崖剃染,礼法性寺寄庵大师受圆具戒。后访六祖新州故址,道经端州,入主法庆云寺,为鼎湖开山之祖。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秋晚同友人闲步

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

断崖分鸟道,疏树见人家。

望远临孤石,吟馀落片霞。

野情看不足,归路思犹赊。

(0)

题褒城驿池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

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

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

(0)

和主司王起

满朝簪发半门生,又见新书甲乙名。

孤进自今开道路,至公依旧振寰瀛。

云飞太华清词著,花发长安白屋荣。

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将报德是经营。

(0)

奉和御制旋师喜捷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0)

途中旅思二首·其一

喔喔鸡鸣晓,萧萧马辞枥。

草草名利区,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万日,童耄半虚掷。

修短命半中,忧欢复相敌。

朝提黄金爵,暮造青松宅。

来往日相悲,北邙田土窄。

峨峨西天岳,锦绣明翠壁。

中有不死乡,千年无人迹。

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0)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

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

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

迟迟清夜昼,幽路出深竹。

笑谢万户侯,余将耻干禄。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