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停云四首,并引·其二》
《和陶停云四首,并引·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四言诗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云屯九河,雪立三江

我不出门寤寐北窗。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九河(jiǔ hé)的意思:指河流众多、纵横交错的地区。

溟濛(míng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朦胧迷离。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神驰(shén chí)的意思:形容思想或心情非常激动,兴奋得无法自持。

寤寐(wù mèi)的意思:形容思虑过度,夜不能寐。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注释
飓:狂风。
浑:混浊。
溟濛:形容水汽弥漫,看不清楚。
云屯:乌云密布。
九河:泛指众多河流。
雪立:大雪堆积。
三江:泛指江河。
不出门:不离开家门。
寤寐:醒着或睡着的时候。
北窗:北边的窗户。
海康:这里可能指代远方的海疆或者安宁之地。
神驰:心神向往。
往从:前往追随。
翻译
狂风掀起海浪如沸,天空与海水混为一体,波涛汹涌。
乌云密布,仿佛聚集了九条河流,大雪纷飞,如同覆盖了三条江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怀念之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天地图景,风起云涌,天空与大海相连,水汽弥漫,营造出一种宇宙混沌的氛围。这里的“飓”指的是狂风,而“溟濛”则形容天地间水气的浓厚。

“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接着描写了云层如同积累在九条大河之上,雪花纷飞中仿佛凝固成三江的壮丽景象。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我不出门,寤寐北窗”转而描绘诗人自己静坐室内,不需要外出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变迁。这里的“寤寐”形容诗人在室内安坐的宁静状态,而“北窗”则是诗人观察外界的窗口。

最后,“念彼海康,神驰往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某个地方——海康(可能指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地方或心灵的栖息之所)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神驰往从”来形容自己的思绪随着这份怀念飞扬,仿佛超越时空的束缚,与那遥远的地方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奉酬缪公子白沙河见怀诗

尔如华亭鹤,不欲识二陆。

解后得识张季鹰,雅志不复矜飞腾。

我如昭邱狐,读书名博物。

茂先可语不识机,亦欲辞归住蓬荜。

(0)

秋空

孤艇泊枫林,梦绕江天路。

寒雨带归鸿,飞向江南去。

(0)

野茶花

塞上牧马儿,采叶调酥酪。

空有珍珠花,随风自开落。

(0)

送金纫芷归全椒即用留别原韵

契合原非易,分携倍觉难。

尊醪残腊候,风雪暮江寒。

白发诗文约,青灯岁月宽。

回舟梅正发,相待早春看。

(0)

送秦妹丈之中江县令

十年膺一命,此去自难留。

叱驭蚕丛道,怀亲燕市楼。

江声流万古,风叶下残秋。

知尔中途泪,潺湲不可收。

(0)

拟挽歌词三章·其二

性为形之主,形乃性所依。

二者不终聚,性尽形可遗。

所以古志士,生死唯自持。

敏皇若不逮,蓄念人岂知。

修短何足介,圣凡更共之。

肖形百年中,百年能几时。

奄忽溘朝露,此生亦虚縻。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