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停云四首,并引·其二》全文
- 注释
- 飓:狂风。
浑:混浊。
溟濛:形容水汽弥漫,看不清楚。
云屯:乌云密布。
九河:泛指众多河流。
雪立:大雪堆积。
三江:泛指江河。
不出门:不离开家门。
寤寐:醒着或睡着的时候。
北窗:北边的窗户。
海康:这里可能指代远方的海疆或者安宁之地。
神驰:心神向往。
往从:前往追随。
- 翻译
- 狂风掀起海浪如沸,天空与海水混为一体,波涛汹涌。
乌云密布,仿佛聚集了九条河流,大雪纷飞,如同覆盖了三条江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怀念之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天地图景,风起云涌,天空与大海相连,水汽弥漫,营造出一种宇宙混沌的氛围。这里的“飓”指的是狂风,而“溟濛”则形容天地间水气的浓厚。
“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接着描写了云层如同积累在九条大河之上,雪花纷飞中仿佛凝固成三江的壮丽景象。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我不出门,寤寐北窗”转而描绘诗人自己静坐室内,不需要外出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变迁。这里的“寤寐”形容诗人在室内安坐的宁静状态,而“北窗”则是诗人观察外界的窗口。
最后,“念彼海康,神驰往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某个地方——海康(可能指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地方或心灵的栖息之所)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神驰往从”来形容自己的思绪随着这份怀念飞扬,仿佛超越时空的束缚,与那遥远的地方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