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一室冷如冰,篆烟灭尽灰如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差(bù chà)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对待(duì dài)的意思:对待指的是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和方式,包括对待他人、对待问题、对待机遇等。
毫发(háo fà)的意思:形容极微小、极细小。
脊梁(jǐ liáng)的意思:
◎ 脊梁 jǐliáng
[back] 〈方〉∶脊背
脊梁骨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思心(sī xī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心怀感激或思念。
心智(xīn zhì)的意思:心智指的是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寻思(xín sī)的意思:思考、考虑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一法(yī fǎ)的意思:指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应机(yīng jī)的意思:根据机会采取行动或应对情况。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篆烟(zhuàn yān)的意思:篆烟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书法或篆刻的烟雾样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烟雾弥漫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墨烟飘逸的书法或篆刻作品。
一切法(yī qiè fǎ)的意思:指各种法律、规定或办法。
不差毫发(bù chà háo fà)的意思:形容非常精确,没有任何差错。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上蓝忠禅师的高深境界与独特个性。
首先,“一法能知一切法,应机全不差毫发”,这句话揭示了禅宗的核心理念——“万法归一”。禅师认为,所有的法门、道理都源于同一根源,因此能够通晓一切法,应对各种情况时,都能精准无误,不差丝毫。这体现了禅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透彻领悟。
接着,“如是知见如是解,于一切法中对待”,进一步阐述了禅师在理解佛法时的独到之处。他不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还能在各种法门之间找到联系,进行深入的解析。这种对待一切法的态度,既体现了禅师的智慧,也展示了他对佛法的全面掌握。
“平生脊梁硬如铁,衲僧寻思心智绝”,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禅师坚定的意志和超凡的智慧。禅师如同钢铁般坚韧,面对任何挑战都不动摇;同时,他的心智超越常人,能够洞察宇宙万物的奥秘。这里不仅赞扬了禅师的个人品质,也暗示了禅宗修行者追求的精神境界。
最后,“城中一室冷如冰,篆烟灭尽灰如雪”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禅师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禅师居住的房间虽然冰冷,但他的内心却如同炽热的火焰,充满了智慧与热情。篆烟的消失和灰烬的洁白象征着禅师心灵的纯净与清明,以及他对世间繁华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蓝忠禅师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哲学的精髓,以及禅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它不仅赞美了禅师的智慧与修为,也启示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题江心
极目天如画。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
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
尚隔浦、风烟不跨。
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
双寺合,万僧夏。东西塔影龙分挂。
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
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
泣不为、琵琶声哑。
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
烟树湿,怒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