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比来(bǐ lái)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以来,近来,最近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赤地(chì dì)的意思:指没有任何遮掩或保护的地面,形容非常贫瘠或毫无遮蔽的情况。
地比(dì bǐ)的意思:比较低劣或者不如其他地方。
定远(dìng yuǎn)的意思:稳定远离危险。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昆池(kūn chí)的意思:昆池是指昆明湖和颐和园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美丽的湖泊和园林。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牛哀(niú āi)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能力、技艺非常高超,令人敬佩。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贪水(tān shuǐ)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贪心,永远不满足。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真信(zhēn xìn)的意思:真实的信仰和忠诚
白龙堆(bái lóng duī)的意思:指人物形貌高大威猛,气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知何处问阳回”,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困惑,似乎在询问春天何时归来,隐含了对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接着,“但觉残年万物催”一句,点明了时间的紧迫感,万物在年末之际显得更加急促,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关外虎头无定远,世间人面有牛哀”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通过“虎头无定远”和“人面有牛哀”来描绘世态炎凉、人心难测的景象。“虎头无定远”可能暗指英雄人物的漂泊不定或功业未竟;“人面有牛哀”则可能寓意人情冷暖,如同牛哀之病,难以预测和把握。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复杂性的反思。
“颇疑孤竹移贪水,真信昆池是劫灰”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变迁的思考。诗人怀疑“孤竹移贪水”的传说,或许是在质疑某些看似不可改变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而相信“昆池是劫灰”,则可能是在表达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接受和理解。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最后,“赤地比来馀万里,青春不到白龙堆”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不再、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人通过“赤地”、“万里”、“青春不到白龙堆”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衰败和人心的冷漠。
综上所述,《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沪上留别彊村先生
鲈脍秋杯,树声一夜生离怨。
趁潮津月向人明,还似当时见。芳草天涯又晚。
送长风、萧萧去雁。凄凉客枕,宛转江流,朅来孤馆。
头白相看,后期心数逡巡遍。
此情江海自年年,分付将归燕。襟泪香兰暗泫。
两无言、青天望眼。老怀翻怕,对酒听歌,吴姬休劝。
曲游春.菜花
小院飞花尽,看一畦寒菜,争弄晴色。
点染馀春,共水边藻荇,陇头麰麦。
路转野棠隔,似刺绣、缕金交织。
已遍开、万紫千红,休怪蝶衣无力。
漫忆,沟塍溜碧,记匝地榆钱,忙到寒食。
美景匆匆,任翻阶芍药,画栏烟幂。
叱犊横箫笛,醉又醒、罗衫风逼。
笑有人、绮阁深深,那会相识。
金缕曲.海上秋深,炎景逾庚伏,感拈此解
天也因人热。甚秋风、年年容易,者回奇绝。
燄燄烧空云如火,占断沧溟空阔。
却付与、乱虫骚屑。
空谷断无人倚竹,笑梧桐、何苦知清节。
谁障扇,庾楼月。燠凉也作沧桑阅。
便寻常、天时人事,而今休说。
门外风沙骄阳路,珍重填胸冰雪。
问褦襶、何如吾拙。
推枕总然无好梦,又朝暾、红似残鹃血。
愁极目,且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