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简朝方下,乘轺去不赊。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上 官 侍 御 唐 /钱 起 执 简 朝 方 下 ,乘 轺 去 不 赊 。感 恩 轻 远 道 ,入 幕 比 还 家 。碣 石 春 云 色 ,邯 郸 古 树 花 。飞 书 报 明 主 ,烽 火 静 天 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飞书(fēi shū)的意思:指消息传递迅速,传闻迅速传播。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感恩(gǎn ēn)的意思:感恩图报是指感激别人的恩情,并通过行动来回报。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心存感激,不忘他人的恩德,并以实际行动回报对方。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碣石(jié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标记地界的石碑,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立场。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入幕(rù mù)的意思:指进入官场或权力中心,成为其中一员。
书报(shū bào)的意思:指文书、报纸等文字资料。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执简(zhí jiǎn)的意思:坚持简朴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与浪费。
- 翻译
- 手持简册朝见君王下,乘坐轻车离去无须拖延。
心怀感激轻视遥远的路途,如同回归家中一样投入军幕。
碣石山春天的云彩如画,邯郸城古老的树木开满花朵。
迅速书写信件告知英明的君主,烽火已息,天下安宁。
- 注释
- 执简:拿着简册。
朝方:朝见君王。
乘轺:乘坐轻便马车。
去不赊:离去毫不迟疑。
感恩:心怀感激。
远道:遥远的路途。
入幕:投入军幕。
比还家:如同回家。
碣石:地名,古代燕赵之地。
春云色:春天的云彩。
邯郸:地名,战国时期赵国都城。
古树花:古老的树木开花。
飞书:快速传递的书信。
报明主:告知英明的君主。
烽火静:烽火停止,象征和平。
天涯:天边,此处指远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臣子在早晨匆忙启程赴任,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如春日云色和古树花朵,将送别的情景渲染得生动传神。
"执简朝方下,乘轺去不赊"两句写出了早晨匆忙启程的情形,其中“执简”指握着公文的简牍,“朝方下”则是早晨出发,“乘轺去不赊”表明骑上车马迅速离去,没有丝毫延迟。
"感恩轻远道,入幕比还家"表达了诗人对皇上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即将到达的任所如同回到家的温暖感觉。"碣石春云色,邯郸古树花"则描绘了一路上美丽的自然风光,碣石(陡坡)旁边是春日的云彩,邯郸的古老树木间盛开着花朵。
最后两句"飞书报明主,烽火静天涯"写的是诗人将通过快马传书向皇上汇报情况,同时希望边疆的烽火台保持安宁,没有战乱之事。这不仅是对皇上的忠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