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伧父(chen fù)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父亲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贤俊(xián jù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才智、有德行和仪表端庄的人。
战尘(zhàn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比喻战争中的杀伐和残酷。
第二人(dì èr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中排名第二的人。也可指在某个事件或竞赛中居于次要地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除吏部郎题建康省中直舍壁》。赵鼎,字元镇,号得一居士,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此诗通过描绘四海战乱、贤俊难觅的背景,以及对一位年老伧父仍能成为“江南第二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海茫茫扰战尘”描绘了战乱纷飞、四海动荡的景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岂无贤俊共经纶”一句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但紧接着的“可怜伧父今头白,也作江南第二人”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年迈的伧父(可能是指地位较低或出身低微的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江南第二人”。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背景下人才选拔机制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批判。赵鼎作为一位政治家,其诗作往往蕴含着对现实的洞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也不例外,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