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孝常》
《忆孝常》全文
元 / 周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馆荆南苦吟,每于何处关心

樽移曲涧花千树,门掩疏灯雪一林。

谁与情亲骨肉自怜年迈光阴

孤城目尽云千里惟有凄凉易满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关心(guān xīn)的意思:关心是指对他人的情况、需求或利益感到关注并给予关怀。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荆南(jīng nán)的意思:荆南指的是指南方荆州和南方地区,也用来形容南方地区的荆棘丛生,困难重重。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年迈(nián mài)的意思:指年纪大,年龄高。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情亲(qíng qīn)的意思:亲情深厚,感情深切。

山馆(shān guǎn)的意思:指山上的茅屋,比喻简陋的住所。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忆孝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山馆中的孤独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山馆荆南共苦吟”开篇,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荆南山馆共同吟诗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每于何处更关心”一句,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回忆与思念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

“樽移曲涧花千树,门掩疏灯雪一林。”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诗人所在的环境描绘得如画一般。曲涧边的花树与门外的雪景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花树与雪林的对比,更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谁与情亲踰骨肉,自怜年迈惜光阴。”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人看来,与亲人之间的感情超越了血缘关系,而自己已年迈,更加珍惜每一刻的时光。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深情。

最后,“孤城目尽云千里,惟有凄凉易满襟。”诗人站在孤城之上,远眺千里云海,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凄凉与哀伤。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份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哀愁。

综上所述,《忆孝常》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砥
朝代:元   字:履道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猜你喜欢

隐居杂兴·其一

碧云深处著吾庐,远却喧嚣尽自如。

呵砚磨冰朝鍊句,拥炉烧叶夜观书。

人生穷达乘轩鹤,世事盈虚赋芧狙。

勘破已无朝市梦,软红端不上衣裾。

(0)

隐居杂兴·其七

萧然天地一吟身,著向荒村野水滨。

耳底松声风奏乐,窗间竹影月传神。

无田种秫难谋醉,有砚遗家未是贫。

除却推敲无别事,襟怀拍塞四时春。

(0)

饯康侯·其二

古歙何多幸,民叨抚育恩。

清声冠今古,浩气满乾坤。

夜月一船载,秋风三径存。

莫能攀去辙,恋恋劝金樽。

(0)

雪·其八

腊前三白兆丰年,此话农家万古传。

近值世更人事改,生民全藉老天怜。

(0)

又以建茶代宣笔别书一绝

青管演纶都已竭,文楸争道恨非高。

辄将花苑先春茗,聊代山中堕月毫。

(0)

蕙花初开五言

幽人非爱山,出山将何之。

山居种兰蕙,岁寒久当知。

初艺止百亩,馀地惜奚为。

先生无广居,千岩一茅茨。

四面祇艺蕙,中间才置锥。

锐绿纷宿丛,脩紫擢幼枝。

孤干八九花,一花破初蕤。

西风澹无味,微度成香吹。

灯梦得幽馥,月写传静姿。

我欲掇芳英,和露充晨炊。

眷然恻不忍,环玩自忘饥。

岂无众花草,不愿秋不迟。

种时乱不择,岁晚悔可追。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