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容看欲淡,风意已含凉。
过雨泉滋壮,迎秋草尚芳。
景光(jǐng guāng)的意思:景色明亮,光彩照人。
松坞(sōng wù)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天容(tiā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庄重、端庄,像天神一般庄严肃穆。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迎秋(yíng qiū)的意思:迎接秋天的到来
云庄(yún zhuāng)的意思:指虚幻不实的事物或幻想的场所。
真常(zhēn cháng)的意思:真实不变的常态。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香山的一次闲游体验,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松坞筑云庄”以“松坞”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隐逸而超脱的氛围,“筑云庄”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接着“乘閒赏景光”,点明了诗人利用闲暇时光来欣赏眼前的美景,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天容看欲淡,风意已含凉”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描绘了夏日傍晚天空逐渐变得柔和、宁静,微风中带着丝丝凉意,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这种细腻的感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与欣赏。
“过雨泉滋壮,迎秋草尚芳”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雨水过后,泉水更加充沛,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即使临近秋季,草地依然保持着盎然的生机,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永恒。
最后,“触缘观物变,底觉是真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哲理的思考。通过接触和观察万物的变化,他意识到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本质,认为这一切都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这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