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夏香山·其一》
《季夏香山·其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松坞云庄,乘閒赏景光

天容看欲淡,风意已含凉。

过雨泉滋壮,迎秋草尚芳。

触缘观物变,底觉是真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景光(jǐng guāng)的意思:景色明亮,光彩照人。

松坞(sōng wù)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天容(tiā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庄重、端庄,像天神一般庄严肃穆。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迎秋(yíng qiū)的意思:迎接秋天的到来

云庄(yún zhuāng)的意思:指虚幻不实的事物或幻想的场所。

真常(zhēn cháng)的意思:真实不变的常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香山的一次闲游体验,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松坞筑云庄”以“松坞”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隐逸而超脱的氛围,“筑云庄”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接着“乘閒赏景光”,点明了诗人利用闲暇时光来欣赏眼前的美景,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天容看欲淡,风意已含凉”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描绘了夏日傍晚天空逐渐变得柔和、宁静,微风中带着丝丝凉意,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这种细腻的感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与欣赏。

“过雨泉滋壮,迎秋草尚芳”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雨水过后,泉水更加充沛,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即使临近秋季,草地依然保持着盎然的生机,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永恒。

最后,“触缘观物变,底觉是真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哲理的思考。通过接触和观察万物的变化,他意识到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本质,认为这一切都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这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岁旱山楂实小推盘累累如樱桃

几时莲芡剥橐韬,梨栗新尝又一遭。

谁与秋盘饤春实,山楂红小腻樱桃。

(0)

绝句三首·其二

总被春归愁勿聊,对他春鸟厌哓哓。

情知吉语来何暮,除为填成万里桥。

(0)

病起漫书·其二

病后关门趣自深,天明即起似游禽。

食单寂寞添乡思,诗句颓唐趁倦襟。

检点旧书看复放,商量佳客遣相寻。

更欣秋月光辉足,不惜窥窗夜夜临。

(0)

雷家奴

不识何人美丈夫,赤须碧眼霍家奴。

公府长揖三千石,归来调笑酒家胡。

(0)

寄书

别已三年久,情堪万里余。

常劳燕塞雁,不到蜀江鱼。

浩荡心中事,迟回纸上书。

白头还好在,一泪满朝裾。

(0)

杂诗二首·其二

灼灼园中葵,结根高树林。

绿叶甤紫芬,芳华人所钦。

白日岂不照,高林蔽其阴。

中怀抱赤素,谁为见予心。

予心何足惜,惜此日西颓。

白日如可待,高林有时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