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啼欲断,月落归何处。
爰悲在堂吟,复咏山枢句。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槿园》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的画面。首句“槿园秋气夕”点出时间与地点,槿园在傍晚时分被秋意笼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唧唧寒螀聚”以蝉鸣声渲染了夜晚的凄清,寒螀聚集,似乎在低语着季节的变迁。
“风回啼欲断,月落归何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寥,秋风吹过,蝉鸣声断续,而月亮落下,不知所踪,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诗人的情感随着月落风起而起伏,他感叹“爰悲在堂吟”,在堂上吟诵诗句,可能是在借古人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内心。
最后,“复咏山枢句”表明他在深夜里回味着古人关于山林生活的诗句,这可能是对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感尔中夜兴,微霜下庭树”收束全诗,诗人被这深秋的微霜触动,庭树的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引发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夜景色和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沉思,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张绵被重重。
取笑风仙训诲,三髻山侗。
古来马氏三宝,如今有、三被扶风。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高卧三峰。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内运三光照耀,坎虎离龙。
存三守一三载,觉三田、一粒丹红。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得与仙同。
养赡浑家,贪求活路,身如傀儡当场。
被他名利,把戏引来忙。
牵惹千头万绪,使作得、举指猖狂。
夸体段,摇头弄影,驰骋好容光。
遇师亲说破,行尸模样,走骨趋跄。
乞悬丝相似,莫有无常。
急认壶中云水,叩玄关、麻麦馨香。
龙蟠虎,汞铅烹炼,丹结做蓬郎。
冒雪行车,迎风访道,投余特地参同。
说些修养,不论虎和龙。
讲甚婴儿姹女,无龟蛇、日月交宫。
无水火,亦无嗽咽,更没按时功。
的端真妙用,无为活计,清净家风。
锁心猿意马,勿纵狂踪。
炼息绵绵来往,自然得、子母和同。
全性命,紫书来诏,直赴大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