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月》
《看月》全文
明 / 方以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一片钟山月,那从岭外看。

昔尝临北阙,今独照南冠

万里天难问三更影易寒。

梦中儿女路,莫忆旧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独照(dú zhào)的意思:独自照亮。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南冠(nán guān)的意思:指南方的帽子,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天难(tiān nán)的意思:指天灾人祸,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和痛苦。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钟山(zhōng shān)的意思:钟山是指一个高大、威严的山峰,比喻德行高尚、威望卓著的人。

鉴赏

此诗《看月》由明末清初诗人方以智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观赏钟山之月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深沉的情感。

首句“一片钟山月,那从岭外看”,开篇即以“钟山月”为题,点明观月地点,同时以“那从岭外看”引出一种远眺的视角,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昔尝临北阙,今独照南冠”两句,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其中,“北阙”象征权力中心或朝廷,“南冠”则借指囚徒或流放之人,暗示诗人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如今却身处困境。

“万里天难问,三更影易寒”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迷茫。万里长空难以寻觅答案,三更时分的月影显得格外凄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助与悲凉。

最后,“梦中儿女路,莫忆旧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过于留恋过去,应珍惜眼前人和事。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以智

方以智
朝代:明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华顶峰

台岭碧重重,中高华顶峰。

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

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

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

(0)

题石瑶林山录

天姥紫芝岑,仙灵宅下临。

幽光千古月,孝德一生心。

拱木秋声早,寒泉泪滴深。

彼苍知不远,同聘入书林。

(0)

哀通城

闻道通城破,伤心不可论。

隔江三日火,故里几人存。

哭透青天裂,冤衔白昼昏。

时逢过来者,恐是梦中魂。

(0)

宿福胜寺

投宿三十里,过山千万层。

天寒犹有菊,寺静更无僧。

掘芋充朝供,寻薪点夜灯。

望云归未得,惆怅一枝藤。

(0)

石头城

西风动古情,更上石头城。

一片斜阳外,几番曾力争。

天青云破碎,草碧鹭分明。

寂寞潮回处,如今亦耦耕。

(0)

小盆花

小小盆中花,春风随分足。

花肥无剩红,叶瘦无欠绿。

心倾几点香,也饱游蜂腹。

太盛必易衰,荒烟锁金谷。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