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道遍槐岻,追仙度瑶碣。
长河且已萦,曾山方可砺。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丹经(dān jīng)的意思:指红色的经书,比喻珍贵而难得的书籍或经典。
连翩(lián piān)的意思:形容鸟群或马群飞奔时整齐有序的样子,也形容事物或人群连续不断地出现。
妙说(miào shuō)的意思:形容言辞巧妙、智慧高明的说话方式。
暮节(mù jié)的意思:指快要结束或即将过去的时节。
秋蓬(qiū péng)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无依无靠,像秋天的蓬草一样漂泊无定。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开篇“桃李不奢年,桑榆多暮节”以桃李与桑榆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老年的感慨。接着“常恐秋蓬根,连翩因风雪”,借秋蓬随风飘散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忧虑。
“习道遍槐岻,追仙度瑶碣”则展现了诗人对道术与仙境的向往,渴望通过修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绿帙启真词,丹经流妙说”进一步强调了对道家经典的学习与领悟,认为这些是通往仙境的钥匙。“长河且已萦,曾山方可砺”则以长河与高山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坚韧与对自我磨砺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