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溅溅(jiān jiān)的意思:形容水或其他液体飞溅的声音。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溜急(liū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迫,迫不及待。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三咽(sān yān)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喉咙、食道和胃,也比喻困难重重的境地。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石井(shí jǐ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坚硬冷酷,不为感情所动。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翻译
- 石井中的水声潺潺,寒冷的莎草倒映在青苔上。
雨声使水流更加湍急,天空的影子映在波纹中,如同圆盘。
清晨从高山寺庙取水,春天的雨水滋润田野。
拄着藜杖喝完三次水后,我感到身心更加苍老。
- 注释
- 石井:一口古老的石头井。
溅溅:水声潺潺。
寒莎:寒冷的莎草。
碧藓:绿色的苔藓。
雨声:下雨的声音。
溜急:水流湍急。
天影:天空的倒影。
波圆:水面如圆盘。
晓汲:清晨打水。
连山寺:连接着山的寺庙。
春耕:春天的农耕。
润野田:滋润田野。
杖藜:拄着藜杖。
三咽罢:喝完三口。
毛发:头发。
萧然:形容人衰老或心情凄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两句,通过对泉水和青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接着表达了雨后泉水流动加速,水波粼粼,天空的倒映在水中,显得既急促又柔和。
接下来的“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两句,则转向人间活动,晨曦中人们到山寺取水,春天里农事开始,田地被春雨滋润。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最后,“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两句,诗人提起自己行走于田野之间,用手杖支撑身体,停下来休息片刻。"毛发更萧然"则是对自身年迈、头发斑白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他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早梅
亭亭映晚景,皎皎出林端。
小圃连云淡,孤芳冒雪寒。
人间殊未见,物外最先看。
但欲方琼玉,宁将胜牡丹。
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呈成都府从弟舍人
官吏潜陈借寇词,宦情乡梦两相违。
青城锦水无心住,紫阁莲峰有意归。
张翰鲈鱼因醉忆,孟光书信近春稀。
黄茅瘴色看看起,贪者犹疑别是机。
送阮殿丞之静海
闻子东征效远官,行行春色黯离魂。
中途辍棹寻吴苑,西向登楼望海门。
鵩舍曾嗟经岁谪,灵光空念岿然存。
陵迁谷变今如此,为我停骖尽酒樽。
冬至乾阳殿受朝诗
北陆玄冬盛,南至晷漏长。
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至德惭日用,治道愧时康。
新邑建嵩岳,双阙临洛阳。
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
碧空霜华净,朱庭皎日光。
缨佩既济济,钟鼓何锽锽。
文戟翊高殿,采眊分修廊。
元首乏明哲,股肱贵惟良。
舟楫行有寄,庶此王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