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寇入城寓居官廨》
《避寇入城寓居官廨》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避寇此来居,兼旬伏暑馀。

高城鸣柝后,落日闭门初。

风月清景帘栊故庐

草堂在望,竹影上窗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寇(bì kòu)的意思:指为了逃避战乱或者敌人而躲避起来。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伏暑(fú shǔ)的意思:指夏季的酷暑已经过去,进入盛夏,天气开始凉爽。

故庐(gù lú)的意思:指古时居住的房屋,比喻过去的住处或旧居。

兼旬(jiān xún)的意思:兼具两个十天的时间,表示时间的长久。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鸣柝(míng tuò)的意思:指评价或批评别人的言辞响亮激烈,声势浩大。

清景(qīng jǐng)的意思:指景色明净清爽,没有瑕疵。

在望(zài wàng)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到来或即将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入城后,在官署中寓居的情景。首句“避寇此来居”,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行动原因,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接着,“兼旬伏暑馀”一句,不仅交代了时间跨度,也通过“伏暑”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的环境,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

“高城鸣柝后,落日闭门初”两句,通过“高城”、“鸣柝”、“落日”、“闭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边城傍晚时分的宁静画面。城楼上响起的柝声,象征着边防的警戒,而“落日闭门初”则透露出一种归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营造出一种既安宁又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

“风月自清景,帘栊非故庐”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虽然身处“清景”的风月之中,但“帘栊”却不再是熟悉的“故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向往。这里的“清景”与“故庐”的对比,既是对当前处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内心情感的深刻流露。

最后,“草堂时在望,竹影上窗虚”两句,以“草堂”和“竹影”作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尽管身处异乡,但心中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竹影映照在窗上,虚实之间,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避难期间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由、安宁生活的深切渴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显得尤为真挚和动人。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孟津岁晚十首·其八

芳序虽摇落,吾生任屈伸。

日催轻璧士,天赦戴盆人。

宵雁多号月,冰鱼暗待春。

自怜麋鹿性,晚节顿缨频。

(0)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其一

节物名园晚,风烟亦媚秋。

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

坞籁晴先响,窗霞暝自收。

山楹谁侍坐,正似傅岩幽。

(0)

甲戌冬属疾赐告二首·其一

行年三十九,病脑剧中乾。

目界空花眩,脾仓宿滓寒。

未灯攲夕枕,欲食进朝丸。

惟有披书乐,依稀及士安。

(0)

过紫嵩庵

新结禅庵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0)

梅花喜神谱·其七烂熳二十八枝

览辉千仞高,君子思在治。

朝阳如不鸣,敢言当自愧。

(0)

梅花喜神谱·其六小蕊一十六枝

善舞几当场,妖姿呈窈窕。

当场人自迷,郭郎未容笑。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