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言(chá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习惯上常说的像谚语、格言之类的话。如“人勤地不懒”。
[构成]
偏正式:常(言
[例句]
常言说的好。(作主语)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圣道(shèng dào)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俗语(sú yǔ)的意思:普遍流传的语言或说法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寻讨(xún tǎo)的意思:寻找、探求真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语常(yǔ cháng)的意思:指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语言、词汇。
- 注释
- 俗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智慧。
圣道:超越世俗的真理或至高原则。
寻讨:探索和寻求。
日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颠倒求:从反面或不同角度看问题。
尘沙: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不足挂齿的东西。
宝:珍贵的财富或价值。
- 翻译
- 俗语常说的道理,其实符合神圣的道路,
我们应该深入其中去寻找和理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哲学和修养境界的独到见解。开篇“俗语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细寻讨”表明平凡的日常话语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理解。这既展现了诗人对民间智慧的尊重,也体现了他注重生活实践与哲学思考相结合的态度。
接下来的“能将日用颠倒求,天地尘沙尽成宝”则是诗人的一个美好愿景。这里的“日用颠倒求”意味着将日常所用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心灵的转变或对物质的再认识)加以重视和珍惜,使之变得无比珍贵。后半句“天地尘沙尽成宝”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转化后的结果,那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尘土沙石都成为宝贵之物。这不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种提升,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昇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物质世界的重新审视,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富足与物质世界和谐共生的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