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
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呢哒哩吽㗶吒。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称锤(chèng chuí)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指责或讽刺。
错举(cuò jǔ)的意思:指因为疏忽或错误的举动而引发不良后果。
耳语(ěr yǔ)的意思:耳语指的是低声细语,只在对方耳边传达信息,不让其他人听到。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两个(liǎng gè)的意思:既能兼顾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满足或利益。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生铁(shēng tiě)的意思:指未经熔炼、冶炼的铁矿石,也比喻未经磨炼、锻炼的人。
石人(shí rén)的意思:指人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或表情。
嵩山(sōng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地位崇高、无可撼动。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三十六首。它以禅宗的语言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真理的心境。
"有佛处不得住,生铁称锤被虫蛀",这两句寓言般地描述了在看似神圣的地方(有佛之处)反而难以停留,如同生铁铸成的锤子因放置不当而被虫蛀蚀,暗示了追求佛法的人不能执着于表面的佛法形式,而应深入内在。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意指在没有佛法的地方也要迅速通过,不被迷惑,就像误撞到破旧的灶台,象征着修行者要保持警觉,不被外在环境所困。
"三十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进一步强调了观察事物要远离表象,像石人一般静观,它们虽不能言语,却能启示修行者内心的对话。
"恁么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表达了真理不随地域而变,无论何处,只要悟透这个道理,就能超越一切。
最后四句"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呢哒哩吽㗶吒",可能是禅宗的咒语或口令,用于引导修行者进入冥想状态,或是对佛法核心理念的象征性总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禅修的意象,传达了禅宗关于放下执着、直指人心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