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陬方遘乱,淮上久遭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鸱鸮(chī xiāo)的意思:形容人心险恶,狡诈狠毒
烽燧(fēng suì)的意思:指火炬和烽火,用以比喻战争和军事行动。
海陬(hǎi zōu)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心胸豁达,不拘小节。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庙谟(miào mó)的意思:庙谟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庙指庙堂,谟指谋略。庙谟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可以指代智慧的谋略和计谋。
失策(shī cè)的意思:计划或行动出现错误或不当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闻鸡(wén jī)的意思:指早上听到鸡叫声,表示努力向上,不贪睡懒散。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闻鸡舞(wén jī wǔ)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急于行动,非常积极主动。
- 鉴赏
这首诗《书感(其二)》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描绘战乱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联“海陬方遘乱,淮上久遭兵。”开篇即点明了国家正遭受战乱之苦,无论是遥远的海边还是淮河两岸,都饱受战争的摧残。这里运用了“海陬”和“淮上”这样的地理名词,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波及的广泛地域。
颔联“烽燧连天起,鸱鸮匝地横。”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惨烈景象。烽火连天,象征着战火的蔓延;鸱鸮,即猫头鹰,在这里借指战争中的哀鸿遍野,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死亡与痛苦。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了一幅充满悲凉气氛的画面。
颈联“庙谟宁失策,臣力少乾城。”转而探讨了国家应对战乱的策略与措施。诗人质疑朝廷的决策是否得当,以及臣子们在维护国家安宁方面是否尽到了应有的责任。这里的“乾城”,意为稳固的城池,暗喻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尾联“拔剑闻鸡舞,悲歌涕泪倾。”以个人行为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时的激昂与悲愤。拔剑起舞,是古代士人表达豪情壮志的方式;悲歌涕泪,则是抒发内心深处的哀痛与无奈。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国家治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强烈责任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