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来秋(lái qiū)的意思:指事物到了秋天即将结束或衰败的状态。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毡屋(zhān wū)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所或临时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夕阳余晖洒在山峰之巅,牛羊归家,谷地显得格外宁静。晚风与自然景色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暮色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相融合,通过“须臾东林上古蟾”一句,不仅展现了月升的瞬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永恒。
接下来,“㡢城毡屋清宵静,鸣笳彷佛龙沙景”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城郭中的毡房在清冷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远处传来的笳声仿佛让人联想到遥远的边疆景象,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独待封章剪玉檠,授衣时节思量永”表达了诗人独自等待处理政务的心情,以及对季节更替、岁月流逝的深思。封章剪玉檠,可能是指处理文书或奏章,体现了官僚生活的忙碌与责任。而“授衣时节思量永”,则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至夜晚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
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
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
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
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
万里行骥足,十年暌凤翔。
回迁翊元圣,入拜伫惟良。
别业对南浦,群书满北堂。
意深投辖盛,才重接筵光。
陋学叨铅简,弱龄许翰场。
神驰劳旧国,颜展别殊方。
际晓杂氛散,残春众物芳。
烟和疏树满,雨续小溪长。
旅拙感成慰,通贤顾不忘。
从来琴曲罢,开匣为君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