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渡 鄱 阳 清 /严 遂 成 烟 与 水 无 际 ,迷 茫 小 洞 庭 。潮 回 三 楚 白 ,山 压 五 湖 青 。苇 折 雁 声 苦 ,风 多 鱼 气 腥 。扬 舲 一 极 目 ,何 处 吊 湘 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迷茫(mí máng)的意思:心思不清楚,不知所措,感到困惑和迷惘。
三楚(sān chǔ)的意思:指愁苦、痛楚、辛酸,形容心情忧愁或痛苦不堪。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湘灵(xiāng líng)的意思:湘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湖南地区的风俗和文化。它代表了湖南人民的智慧、才艺和独特的民族精神。
扬舲(y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遂成的《渡鄱阳》,描绘了诗人泛舟鄱阳湖上的所见所感。首句“烟与水无际,迷茫小洞庭”以烟雾弥漫的湖面和广阔无垠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洞庭湖的浩渺,营造出一种迷蒙而深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潮回三楚白,山压五湖青”两句,通过描绘潮水退去后湖面泛起的白色浪花,以及湖边青翠的山色,展现出湖光山色的动态美,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开阔。
“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则通过芦苇折断的哀鸣和湖风中夹杂的鱼腥味,增添了环境的寂寥与凄凉,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可能是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人生际遇的象征。
最后,“扬舲一极目,何处吊湘灵”表达了诗人独自划船远望,寻找湘灵(传说中的湘妃)的踪迹,流露出对历史人物或传说的追思,以及对未知的探索和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鄱阳湖的深深感触,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