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
《浣溪沙》全文
清 / 赵我佩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月眉儿斗晚妆。悄来帘底自薰香

薄寒新试碧罗裳

桐叶萧疏秋意老,豆花零落雨声凉。

恼人天气重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豆花(dòu huā)的意思: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罗裳(luó cháng)的意思:形容衣袂飞舞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盛装华丽的服饰。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晚妆(wǎn zhuāng)的意思:晚上化妆。形容女子打扮得很美丽。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薰香(xūn xiāng)的意思:指用香料熏烤来增添香气,比喻用美好的言行感染他人。

月眉(yuè méi)的意思:形容眉毛弯曲如月,表示美丽动人。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赵我佩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画面。

“尖月眉儿斗晚妆”,开篇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比作女子的眉毛,生动地展现了月光与夜色交织的美丽景象,仿佛是女子精心打扮后的晚妆,流露出一种温柔而神秘的氛围。

“悄来帘底自薰香”,描绘了夜晚悄悄来到窗前,窗帘下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薄寒新试碧罗裳”,通过穿着薄寒季节特有的碧罗衣裳,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到来,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丝凉意和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感知。

“桐叶萧疏秋意老”,桐树叶在秋风中稀疏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却又稍显苍凉的感觉。

“豆花零落雨声凉”,豆花随风飘落,细雨轻敲地面,带来阵阵凉意,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爽与宁静,同时也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恼人天气近重阳”,临近重阳佳节,却因这凉爽的天气而感到有些许烦恼,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节日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期待,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

作者介绍

赵我佩
朝代:清   字:君兰   籍贯:仁和

赵我佩,字君兰,仁和人,赵庆熺女,□砺轩室。
猜你喜欢

和杨廉夫新居韵

杨子楼居饮马河,书舟日日舣晴波。

未论栗里功名薄,总为夔州诗句多。

远树入帘秋若画,乱云渡水白于鹅。

何当共把凌风袂,醉和仙人铁笛歌。

(0)

玉山佳处赋得山中好长日

山中好长日,流景丽蓬瀛。

池台带兰薄,水色上帘旌。

兴言春再交,嘉鸟相和鸣。

木桃源上芳,洵美粲条英。

延念顾长康,散息志虑清。

岂不怀爵服,驰逐正营营。

驰逐非所慕,高情谅难并。

(0)

幽兰题姚节妇金氏传后

幽兰生深谷,靡靡多容光。

众草虽共长,安得比其芳。

修丛泛光风,紫蕤明朝阳。

岂徒媚春色,特以持贞良。

幽閒意自得,婉淑情不伤。

忽然商飙发,肃肃飞严霜。

卉木竞凋谢,山林亦荒凉。

惟兹一寸芳,枯槁犹馨香。

岂同桃李花,零落随风扬。

小草有坚操,虽死而不亡。

佳人在空谷,遭时不平康。

能以礼自持,与世扶纲常。

我歌幽兰诗,楚调悲中肠。

掩抑发鸣琴,声尽馀慨慷。

(0)

六月

南塘之水水西头,最爱田庐野意幽。

浮世百年如昨梦,殊方六月似深秋。

酒醒林下闻啼鸟,老去山中学饭牛。

疏懒已无轩冕想,故园归去复何求。

(0)

渡钱塘江

日出长江烟雾开,越山吴树抱江回。

霸图踪迹空今古,天堑东南有劫灰。

山郭雨昏云似墨,海门潮急浪如雷。

舟师省柁须看客,不数瞿塘滟滪堆。

(0)

初秋

落日关河笛一声,感时怀抱若为平。

燕台已朽千金骨,秦塞虚防万里城。

大火西流金有令,长江东去水无情。

故园回首干戈满,空负沧浪白鸟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