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三》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通经大道,馀事始为诗。

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

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己知(jǐ zhī)的意思:自己了解,自己知道

深造(shēn zào)的意思:指在已经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事始(shì shǐ)的意思:开始做某事,事情的起始阶段。

通经(tōng jīng)的意思:通过经书的阅读,获得通达的智慧和知识。

晚成(wǎn chéng)的意思:指人晚年才能成功或成就大事。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小袖(xiǎo xiù)的意思:指人的手臂短小。

真能(zhēn néng)的意思:真实的本领或能力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翻译
研读经典后才领悟到大道,从此开始创作诗歌作为余事。
起初可能无人理解,但最终必定有人能理解我。
真的能够深入研究和提升吗?谁会说晚年成就来得迟呢?
弹奏着红色丝弦的小袖手,何愁找不到像子期那样的知音。
注释
通经:研读经典。
大道:人生的大智慧或基本原则。
馀事:闲暇时的爱好或副业。
始:开始。
无人识:没有人认识或理解。
终须:最终一定会。
己知:自己的理解和认同。
深造:深入学习和提升。
孰谓:谁说。
晚成迟:晚年的成就被看作是迟来的。
小袖朱弦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指弹奏红色丝弦的乐器。
何忧:何必担忧。
乏子期:缺少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文学追求的诗歌。

"通经闻大道,馀事始为诗。" 这两句表明诗人通过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领悟到了生命的大道理,进而开始创作诗歌。这是诗人的一个转变,从学习到实践,即将个人感受和理解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初期可能不为人所了解的坦然接受,但坚信最终自己的才华会被认可,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的自我认知和肯定。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 这里诗人在问自己是否真正能够深入地创作,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不能,那又怎能说自己的成功来得太迟缓呢?这是在自我反省和激励。

"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描述,小袖中藏着红色的琴弦(朱弦),象征着诗人的艺术追求。而"何忧乏子期"则表达了对于未来某个时刻的期待和不应过于焦虑。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个人才华的自信、对文学创作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既有着坚定的艺术追求,也有着对未来成就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参政李秀叔挽词二首·其一

忆昨淳熙谨万微,再登耆哲贰繁机。

谋猷入告宸心沃,俊乂旁招物望归。

惠敛十连遗爱远,年开九秩近臣稀。

全名备福公何憾,念旧伤情涕自挥。

(0)

刘讷画庐陵三老图求诗

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骕骦中间以驽。

前后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

从汉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应无。

(0)

端午帖子·其六皇帝阁

水殿开筵酒泛蒲,冰盘进膳黍缠菰。

六宫莫度新翻曲,只咏明州瑞麦图。

(0)

端午帖子·其一太上皇后阁

艾叶双人巧,菖花九节荣。

玉皇膺曼寿,金母共长生。

(0)

端午帖子·其二太上皇后阁

赫奕蕤宾月,宫庭乐事频。

便从端午节,排当过天申。

(0)

送张端明赴召·其十

欲驱羸马从金鞍,顾藉微官进自难。

但愿斯民均暖律,小儒不叹广文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