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利(biàn lì)的意思:方便、容易
秉性(bǐng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性、性格、品性。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大德(dà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广泛的仁爱之心。
放生(fàng shēng)的意思:指释放被捕获或囚禁的动物,使其重获自由。
供品(gòng pǐn)的意思:指供奉给神、祖先或上级的物品。
毫发(háo fà)的意思:形容极微小、极细小。
合眼(hé yǎn)的意思:形容短暂地闭上眼睛
还视(hái shì)的意思:回头看或回头望
今生(jīn shēng)的意思:指当前这一生,表示此生此世,表示某种情感或命运的注定。
可畏(kě wèi)的意思:令人敬畏或可怕的;令人感到不可轻视的
轮回(lún huí)的意思:指事物循环往复、重复出现的状态或过程。
命将(mìng jiāng)的意思:命运将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品味(pǐn wèi)的意思:品味是指欣赏、鉴赏事物的能力,也指个人的审美品位和情趣。
前生(qián shēng)的意思:前世的生活或存在。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伤残(shāng cán)的意思:指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或残废。
生作(shēng zuò)的意思:指人生活或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特指做事生疏、不熟练或不得法。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阴官(yīn guān)的意思:指背地里搞阴谋诡计的官员或权谋高手。
幽冥(yōu míng)的意思:指幽暗、黑暗的地方或世界。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冤对(yuān duì)的意思:指被冤枉或委屈的人与冤枉或委屈自己的人相遇或相对。
争忍(zhēng rěn)的意思:争夺和忍耐
致使(zhì shǐ)的意思:引起某种结果或影响
中游(zhōng yóu)的意思:指处于中间阶段或中等水平的状态或位置。
作用(zuò yò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作用、效果或功效。
- 鉴赏
这首诗《诫杀生文》以动物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生命平等与杀生罪孽的主题。诗人通过“麟甲羽毛诸□类”开篇,将所有生物置于同一平面上,强调它们与人类并无本质区别,都拥有生存的权利。接着,“只为前生作用愚,致使今生头角异”,以拟人的手法,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因果报应,指出人类的愚行可能导致生物形态的改变。
“或水中游,或林里戏,争忍伤残供品味”,描绘了生物在自然中的自由生活状态,与人类的残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磨刀著火欲烹时,口不能言眼还视”,形象地展现了动物面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助,进一步唤起读者的同情心。
“我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莫把群生当容易”,强调了生命的宝贵与不可轻视,呼吁人们尊重生命。接下来的“残双贼命伤太和,□子劝妻誇便利”表达了对滥杀无辜的谴责,指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还会招致后世的惩罚。
“只知合眼恣无明,不悟幽冥毫发记”,警示那些无视生命尊严的人,他们的行为将在死后受到审判。最后,“命将终,冤对至,面睹阴官争许讳”,描绘了死亡与审判的场景,强调了因果报应的必然性。
“人□为兽兽为人,物里轮回深可畏”,总结了生命循环的复杂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避免陷入恶果。而“不杀名为大放生,免落阿毗无间地”则给出了正面的建议,鼓励人们采取慈悲为怀的态度,避免堕入地狱般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动物的视角,深刻探讨了生命伦理与因果报应的主题,具有强烈的道德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