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笼(chén lóng)的意思:指人陷入困境、束缚或糟糕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五德(wǔ dé)的意思:五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价值观念,指五种德行或美德。
吸食(xī shí)的意思:指吸入烟、毒品等。
一湾(yī wān)的意思:形容河流、道路等弯曲的样子。
虞庭(yú tíng)的意思:指人心胆战,惶恐不安。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诗以“咏窗前白鸡”为题,作者是明代的唐秩。诗人通过描绘一只白色的鸡,展现了其独特的形象与品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白鸡以人格化的特征,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首联“不似虞庭锦样斑,也传五德在人间”,开篇即以对比的手法,将白鸡与虞帝庭中的锦鸡相比较,突出了白鸡虽无斑斓之色,却同样拥有五德(仁、义、礼、智、信)的美德,体现了诗人对白鸡内在品质的高度赞赏。
颔联“阶前吸食苔千点,窗外啼晨月一湾”,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白鸡在阶前觅食、窗外啼鸣的情景,展现了其生活的自然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白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颈联“清色何曾沾雨露,短翰那得逐云山”,进一步赞美了白鸡的高洁品质,即使在雨露滋润下,其颜色依旧保持清雅,翅膀虽短,却能自由飞翔于云山之间,象征着白鸡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
尾联“尘笼未脱浑如尔,却笑雍陶起放鹇”,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仍向往自由,如同白鸡一般,对雍陶的《起放鹇》一诗进行了戏谑式的回应,既体现了对白鸡的欣赏,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形象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品质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袁履善过访余报谒秋湘馆则先一日避暑入虎跑矣泚笔题此章芭蕉茎上毋以为嵇生之凤也
野外玄亭翳白茅,朱门犹带夕阳敲。
寻僧何处开龙藏,避客经旬住虎跑。
掩径寒松飞雨集,当檐脩竹乱云交。
从知叔夜疏狂甚,片刺无劳续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