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全汝盛》
《寄全汝盛》全文
明 / 魏时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久旱村园豆麦焦,凿池引水田苗

疏野竹横窗户潮满春帆碍浦桥。

酌酒不愁无苜蓿挥毫深喜有芭蕉

人生适意如此,莫怪渊明折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uánshèng
míng / wèishímǐn

jiǔhàncūnyuándòumàijiāozáochíyǐnshuǐguàntiánmiáo

shūzhúhéngchuāngcháomǎnchūnfānàiqiáo

zhuójiǔchóuxuhuīháoshēnyǒujiāo

rénshēngshìyìngguàiyuānmínglǎnzhéyā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潮满(cháo mǎn)的意思:形容潮水涨满,也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高潮。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村园(cūn yuán)的意思:指农村的田园风光,也用来形容环境宜人、风景如画的地方。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适意(shì yì)的意思:指符合自己的心意,使人感到满意、舒适的意思。

疏野(shū yě)的意思:指疏于世故,不善交际。

田苗(tián miáo)的意思:

禾苗。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行于大道》:“田苗不起,囷仓虚空。”《宋史·河渠志五》:“﹝ 程昉 等﹞逼人夫夜役,践蹂田苗,发掘坟墓,残坏桑柘,不知其数。”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锄了田苗,种了菜蔬,老做庄家小做屠。”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魏时敏的《寄全汝盛》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首句“久旱村园豆麦焦”写出了村庄因长期干旱而庄稼枯黄的景象,显示出农民们的辛劳和生活的艰难。接着,“凿池引水灌田苗”则展示了主人公积极应对干旱,开凿水池灌溉作物的智慧和决心。

“篱疏野竹横窗户”描绘了简朴的田园风光,竹子自然地环绕在篱笆旁,增添了宁静与野趣。而“潮满春帆碍浦桥”则通过春潮上涨,船只无法顺利通行的细节,暗示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微妙变化。

“酌酒不愁无苜蓿,挥毫深喜有芭蕉”两句,诗人以饮酒自乐和书法创作表达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找到乐趣。

最后,“人生适意应如此,莫怪渊明懒折腰”以陶渊明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只要心境满足,不必过于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暗含了对官场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魏时敏
朝代:明

福建莆田人。以才辟为邑从事。后以诗文获吏部尚书赏识,历官无锡、桃源县丞,未几致仕。年八十余卒。善画山水,尤工诗,多与名流酬唱。有《竹溪诗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