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出蒲坂,去去往交河。
乍作渡泸怨,何辞上陇歌。
这首《蒲坂行》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刘遵所作,通过对汉使出蒲坂前往交河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外交旅程的艰辛与复杂。
首句“汉使出蒲坂,去去往交河”,开篇即点明了故事背景,汉朝使者从蒲坂出发,踏上前往交河的征途。这里“去去”二字连用,不仅强调了行程的遥远,也蕴含了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与不安。
接着,“间谍敢亏对,骖马脱鸣珂”两句,揭示了旅程中的潜在危险。间谍的存在暗示了外交旅程的复杂性,他们可能破坏使者与对方国家的交流,而“骖马脱鸣珂”则形象地描绘了战马在紧张气氛中难以保持常态的情景,鸣珂象征着和平的象征物,其脱落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冲突或不祥。
“乍作渡泸怨,何辞上陇歌”则是对使者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渡泸怨表达了对即将面临的艰难险阻的不满和抱怨,而“何辞上陇歌”则是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态度,显示了使者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整体而言,《蒲坂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外交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晚来恃好,映斜阳、二十四峰交错。
依约红墙林外寺,楼阁参差飞舞。
渔笛吹残,雁行初起,野艇冲烟渡。
澄波如练,落霞远趁孤骛。楚楚。
返照晴岚,涂金刷翠,极目山无数。
浓抹淡妆秋万里,冷到江头枫树。
江水长流,碧山无恙,阅尽狂今古。
锦奴名字,千年片纸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