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宾閤(bīn hé)的意思:宾馆、客栈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长斋(cháng zhāi)的意思:指长时间的禁食,特指佛教徒在特定时期内斋戒,不食五辛,以清净心灵。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歌扇(gē shàn)的意思:指歌舞表演中女演员手中所持的扇子,比喻虚华、虚浮的事物。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结念(jié niàn)的意思:指思考、思虑、考虑。
精修(jīng xiū)的意思:精心修饰,仔细修整。
酒铛(jiǔ chēng)的意思:形容酒足饭饱,宴会热闹的景象。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来生(lái shēng)的意思:指来世、来世的生活。
流尘(liú ché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高速行进时,所产生的尘土或灰尘随风飘散。
青菰(qīng gū)的意思:指人年轻、不成熟或经验不足。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上道(shàng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合乎规范,走上正轨。
深居(shē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藏在深处,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通德(tōng dé)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行为得体,德行光明。
王城(wáng chéng)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住和统治的城池,也泛指权力中心。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芜菁(wú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繁茂、茂盛的样子。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信鼓(xìn gǔ)的意思:指人言可信,事情可靠。
薏苡(yì yǐ)的意思:薏苡是指一种古老的谷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的人。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斋戒(zhāi jiè)的意思:戒除杂念,专心修行。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未来生(wèi lái shēng)的意思:指未来的事物或情况正在形成或发生。
无上道(wú shàng dào)的意思:指高深无比的道理或法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僧侣在五月进行长时间斋戒修行的场景。开篇“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表明主角色的严肃与专注,他们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不再与外界有所往来。这段落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绪基调。
接着“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进一步描写了主角色的居住环境,这个地方被比喻为“法王城”,意味着这里是一个佛法高深、充满神圣之地的所在。而“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则强调了这个空间内外一切活动都与佛教修行相关,与世俗生活相去甚远。
诗人通过“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表达了主角色的修行目的和信仰。他们致力于最高的佛法修炼,并且对来世有所期待,这种超越现世、关注来生的思想是佛教中轮回观的一种体现。
接下来的几句“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则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他们或是通过缝制僧衣、在书堂诵读佛经,或是让孩童模仿塔形、鸟儿学习佛教经文的声音,展现了一种充满宗教色彩的和谐场景。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这几句则描绘了僧侣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他们使用的是简单而纯净的食材,如同古代中国人对佛教僧侣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给予了一种美好的赞扬。
最后,“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则是诗人对于修行者成佛之路的疑问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也体现了佛教中对于“成佛”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超脱与虔诚的生活状态,是对佛教僧侣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