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雪 峰 如 藏 主 水 月 图 宋 /林 之 奇 千 江 有 月 一 一 同 ,一 月 普 现 千 江 影 。谓 一 为 月 影 非 实 ,影 既 非 实 月 何 有 。是 一 即 千 千 即 一 ,水 月 究 竟 无 实 相 。随 见 有 月 月 在 水 ,亦 无 究 竟 非 实 者 。譬 如 观 音 妙 色 身 ,对 物 而 见 千 臂 眼 。於 是 千 臂 千 眼 中 ,何 者 为 正 何 独 非 。菩 萨 一 体 作 一 用 ,千 体 同 是 无 剩 法 。此 水 此 月 亦 复 然 ,照 用 齐 行 一 无 欠 。俯 不 见 月 仰 亦 无 ,千 月 阙 一 固 不 可 。上 人 此 庵 憩 瓶 锡 ,终 日 宴 坐 常 湛 然 。散 一 为 千 弥 六 虚 ,摄 千 归 一 不 盈 寸 。我 知 上 我 环 堵 中 ,能 广 能 狭 能 方 圆 。空 诸 所 有 何 必 然 ,作 是 见 者 名 邪 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然(bì rán)的意思:指不可避免的、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独非(dú fēi)的意思:独特而非凡。
方圆(fāng yuán)的意思:指范围、界限之内。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何者(hé zhě)的意思:何人,哪个。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何独(hé dú)的意思: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六虚(liù xū)的意思:指人的身体或精神状态极度虚弱。
妙色(miào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美丽、绚丽多彩。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瓶锡(píng xī)的意思:形容言辞谦虚和稳重,不轻易发表意见。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齐行(qí xíng)的意思:指人们行动或行为一致,步调一致。
千千(qi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无法计数。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无实(wú shí)的意思: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虚无缥缈。
邪见(xié jiàn)的意思:指错误的观点或见解。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同(yī tóng)的意思:一同指的是一起、共同。
一体(yī tǐ)的意思: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或部分合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月月(yuè yuè)的意思:每个月都有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月阙(yuè quē)的意思:指月亮从云层中露出来,犹如挂在夜空中的窗户,形容月亮的光辉逐渐显露。
湛然(zhàn rán)的意思:清澈、明亮、纯净的样子。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作一(zuò yī)的意思:指做某种事情或从事某种职业,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努力。
- 翻译
- 千江之中都有月亮,每个江面映现一轮月影。
人们说那月影并非实体,既然影子非实,月亮又从何而来。
一即是千,千即是一,水中的月影终究没有实质。
无论何时看见月亮,它都在水中,也没有哪个是真实的。
如同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对万物显现不同的形态。
在这众多的手和眼中,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呢?
菩萨以一体展现多种功能,每个化身都是无余法的表现。
水与月的道理也是如此,照耀与作用同时存在,没有欠缺。
低头看不见月亮,抬头也无处寻觅,缺了任何一月都不完整。
大师在庵中静坐,整天心如止水,心境清澈。
他能将一化为千,又能将千归一,不增不减。
我知道大师的居所,既能广大又能细小,形状变化无穷。
空无所有并非必要,但执着于这种看法就是偏见。
- 注释
- 千江:比喻世间众多的事物或情境。
月:指代月亮。
非实:不是真实的实体。
月何有:月亮从何而来。
一即千:一与千是相通的。
千即一:千个个体统一。
水月:水中的月亮,象征虚幻。
无实相:没有固定形态。
观音妙色身:观音菩萨的形象。
千臂眼:比喻多变的能力。
何者为正:哪个是真实的。
何独非:哪个不是。
一体作一用:一个主体表现出多种功能。
无剩法:没有多余或不足。
照用齐行:同时具备照耀和作用。
一无欠:没有欠缺。
俯不见月:低头看不见月亮。
千月阙一:缺少任何一个月亮。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宴坐:静坐。
散一为千:将一化为千。
弥六虚:遍布广阔的空间。
摄千归一:将众多归于一体。
不盈寸:不满一寸。
环堵中:小小的居所。
能广能狭能方圆:能适应各种环境。
空诸所有:空无所有。
邪见:错误的看法。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之奇的《题雪峰如藏主水月图》是一首禅宗诗,以水月为喻,探讨了佛教中的空性和实相。诗中通过“千江有月”和“一月现千影”的意象,表达了万物皆空、一切法相皆为幻象的思想。诗人指出,月亮在水中投影并非实体,而“一即千,千即一”,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与空无本质。
接着,诗人将观音的千手千眼比喻为水月的映像,说明即使是多面的存在,也无绝对的正与非,体现了菩萨的广大智慧和无尽作用。最后,诗人赞美雪峰如藏主的修行,既能包容万物,又能回归本心,体现了禅定中的空灵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禅宗对世间万象的超越与洞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宿任城韵
北风吹古堰,长河捲沙白。
昔闻谪仙人,曾作任城客。
任城非故楼,胜事今尚籍。
想见天人姿,春风岸乌帻。
落月伴长庚,何处寻醉魄。
我行后千年,空见徂徕碧。
长笛起邻舟,夜静声裂石。
不见贺知章,悲歌向中夕。
忆旧游.又题酒边花外词
记回阑斗洒,小阁吞花,同款青尊。
倚遍红红曲,认春衣零落,犹带香痕。
回首六桥烟柳,浓绿已巢莺。
消受年华,几番吟醉,惆怅前尘。家邻。
湖畔路、忆筵上横箫,歌罢囊笙。
水榭潇潇雨,只画帘香暗,怕近黄昏。
重省三生旧事,幽句惯题裙。
尽刻意伤春,小桃树底深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