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壑响易秋,绝巘气先夕。
寥虚冥我心,玄化培我翼。
崩剥(bēng bāo)的意思:形容房屋破败、倒塌的样子。
骖驾(cān jià)的意思:指车马行进时的前后相随。比喻人们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前进。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洞穴(dòng xué)的意思:指在洞穴中居住或生活。
陡然(dǒu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二气(èr qì)的意思:二气指的是人的愤怒和气愤之情。
高壁(gāo bì)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围墙,也泛指高大的屏障或障碍物。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九神(jiǔ shé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神情、神态非常慈祥,和蔼可亲。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冥会(míng huì)的意思:指暗中商议、暗中交流的会议或聚会。
盘涡(pán wō)的意思:形容水流旋转回旋的样子。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神君(shén jūn)的意思:指神明或神灵。
神鬼(shén guǐ)的意思:形容事物神秘莫测,超乎寻常。
四极(sì jí)的意思:指极端、极度。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天色(tiān sè)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或天气的变化。也用来形容天色的明暗、亮度。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五光(wǔ guāng)的意思:五光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光芒,比喻事物光彩照人,充满活力和魅力。
霞气(xiá qì)的意思:指美好而丰盛的景象或气氛。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象纬(xià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玄化(xuán huà)的意思:将事物变得神秘或超自然
穴牖(xué yǒu)的意思:指窗户,也表示出门在外,思念故乡的意思。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影带(yǐng dài)的意思:指已过时的录像带,比喻事物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现代需求。
迎接(yíng jiē)的意思:主动迎接,欢迎。
芝菌(zhī jūn)的意思:比喻人才、能力出众。
这首清代邓辅纶的《登衡山南天门》描绘了登山者在南天门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出没苍烟根,端倪太古脉”展现了山势隐没于浓厚的云烟之中,仿佛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脉络。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枢维洞穴牖,虚无削高壁”形象地描绘了山洞的奇特和高峻,如同窗户洞开,直入虚无。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山中色彩斑斓的景象,“繁采垂五光,远影带一碧”,五彩斑斓的光线从山巅垂落,映衬着远处的碧绿。山中的芝菌与霞气相融,天地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而古老的苔藓则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玄雾共昏晓,幽苔无今昔”写出了山中雾气缭绕,不分昼夜,苔藓覆盖的岩壁暗示着历史的沉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现象,如山谷回荡的秋声和傍晚的山峰气息,揭示了山的深邃和时间的流逝。
诗人感叹山川的险峻与变迁,“险通崩剥痕,冥会神鬼迹”,并意识到人间风雨与山上的黑暗相对应。山势如盘涡般环绕,深邃的洞穴仿佛连接天地四方。这种空旷与深远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寥虚冥我心,玄化培我翼”。
最后,诗人感觉自己仿佛与混沌初开时的宏大宇宙融为一体,“二气岌相缠,万象陡然立”,并因之感到谦卑,担心自己在宇宙的宏伟面前显得渺小,“倒觉鸿濛合,俛愁象纬侧”。他期待着神祇的迎接,乘坐龙虎驾驭的神车,象征着登天的神圣仪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南天门的壮丽景色,以及登山者的心灵体验,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
世事年来已饱更,百年今夕两分平。
窗间蜡炬偎人煖,瓶里梅花照眼明。
瓦屋三间聊足喜,鬓霜千丈总堪惊。
明朝同上西山望,应有江湖春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