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山 雨 中 闻 笛 宋 /邵 棠 余 寒 欺 酒 不 成 醺 ,转 觉 供 诗 景 物 新 。篛 笠 带 归 山 路 雨 ,竹 箫 吹 老 陇 梅 春 。田 君 泉 石 闲 招 隐 ,颜 子 箪 瓢 自 食 贫 。莫 诧 柴 门 回 俗 驾 ,东 风 不 受 庾 公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箬笠(ruò lì)的意思:指对人的称颂和赞美。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食贫(shí pín)的意思:指吃穷,形容生活贫困。
诗景(shī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优美的诗意景象。
俗驾(sú jià)的意思:指平常人所乘坐的马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
箫吹(xiāo chuī)的意思:指吹箫的声音,比喻美妙动听的音乐声或歌声。
颜子(yán zǐ)的意思:颜子是指人的脸色或表情。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自食(zì shí)的意思: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依赖他人。
庾公尘(yǔ gō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名声已经消退或被人遗忘。
- 注释
- 馀寒:残留的寒意。
醺:微醉。
转觉:反而感到。
供诗:激发诗兴。
箬笠:竹叶编成的斗笠。
山路雨:山路的雨。
陇梅:田野中的梅花。
田君:指隐居者或友人。
泉石:泉水和石头,象征隐居环境。
颜子:孔子弟子颜回,以贫而乐著称。
箪瓢:竹篮盛饭,瓢盛水,形容生活简朴。
俗驾:世俗的车马。
东风:春风,象征高雅。
庾公尘:庾亮,东晋官员,这里泛指世俗尘埃。
- 翻译
- 余寒未尽,饮酒也不足以醉人,反而觉得这景色清新宜诗。
戴着斗笠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听着竹箫吹出的老梅春天的气息。
田君在山泉石间悠闲地邀请隐士,颜回即使生活简朴,也能自得其乐。
不要惊讶,即使是简陋的柴门前也会有高雅之士来访,东风不接纳世俗的尘埃。
- 鉴赏
这首宋诗《春山雨中闻笛》是邵棠所作,描绘了春天山中雨后的情景和诗人的心境。首句“馀寒欺酒不成醺”,写出了春寒料峭,即使饮酒也未能完全驱散寒意,反而因之而清醒,为接下来的诗境营造了独特的氛围。次句“转觉供诗景物新”,诗人通过雨中的新鲜景色激发了创作灵感。
第三句“箬笠带归山路雨”,诗人头戴斗笠,在山路行走,细雨如丝,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诗意。第四句“竹箫吹老陇梅春”,进一步描绘了笛声在春雨中回荡,仿佛唤醒了山间静谧的梅花,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生动性和音乐感。
第五句“田君泉石闲招隐”,暗指诗人向往田园生活,希望能像隐士一样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最后一句“颜子箪瓢自食贫”,以颜回自比,表达诗人甘于清贫,享受简朴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雨中听笛时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