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别 宝 讲 主 宋 /陈 师 道 此 地 相 逢 晚 ,他 方 有 胜 缘 。呪 功 先 服 猛 ,戒 力 得 扶 颠 。暂 息 三 支 论 ,重 参 二 老 禅 。夜 床 鞋 脚 别 ,何 日 著 行 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服猛(fú měng)的意思:指服从、顺从、听从。
扶颠(fú diān)的意思:扶颠意为扶助倾覆的人或事物,比喻帮助危难中的人或支持摇摇欲坠的事物。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三支(sān zhī)的意思:指三支箭矢,比喻力量强大、攻击猛烈。
胜缘(shèng yuán)的意思:指胜利和缘分。表示胜利是由于机缘巧合而得来的。
他方(tā fāng)的意思:他方指的是别的地方,指离开当前所在地前往别处。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鞋脚(xié jiǎo)的意思:指鞋子的底部,比喻人的本领或能力。
行缠(xíng chán)的意思:指行动迟缓,行进困难,不能自由快速地前进。
暂息(zàn xī)的意思:指暂时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别宝讲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宝讲主在异地相遇的感慨,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探讨。首句“此地相逢晚”暗示了两人相见之晚,可能意味着他们之前未能及时相聚。接着,“他方有胜缘”表达了对宝讲主在其他地方可能有更深厚的佛法因缘的赞赏。
“咒功先服猛,戒力得扶颠”两句,通过比喻修习佛法中的咒语和戒律的力量,强调了坚定的信念和严格的戒律对于修行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人在困难中保持稳定。“暂息三支论,重参二老禅”则表明诗人暂时放下繁琐的辩论,重新深入禅定修行,寻求更高层次的领悟。
最后两句“夜床鞋脚别,何日著行缠”描绘了夜晚分别时的情景,鞋子和行缠(僧人的行脚工具)的细节描写,既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不知何时能再次同行修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修行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友情和佛法的深深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雨叹三首·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晚春江晴寄友人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舟中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