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京口雁,愁杀渡江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闻雁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哀愁之感。
首句“楚雨迷红树”,以楚地的雨水模糊了红树的形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红树在雨中显得更加鲜艳,却也更加难以辨认,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既美丽又令人感到迷茫。
次句“吴霜老白蘋”,通过描述吴地的霜雪让白蘋变得苍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愁的情绪。白蘋原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霜雪的侵蚀下,它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第三句“一声京口雁”,突然间传来的一声雁鸣,打破了寂静,却也带来了更深的孤独与哀愁。京口,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地点,雁的鸣叫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故乡与现实的距离,以及那份无法言说的思念。
最后一句“愁杀渡江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渡江之人,或许是指那些离家远行、漂泊在外的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了普遍的层面,让人感受到远离家乡的旅人共有的愁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室
君不见西汉文翁为蜀守,蜀学不居齐鲁后。
诸生竞欲保翁名,石室镌磨贵难朽。
东汉高公又几时,为作石室还如兹。
至今二室坚且久,文公高公名不衰。
世间可传唯铁石,石终可泐铁终蚀。
古人好事留其名,石室存亡竟何益。
汉水沉碑知在不,叔子名存空岘首。
安得眼看石室销,要知二子名终有。
十八学士写真图
虬髯少年龙凤姿,手提一剑平九维。
瀛洲学士十八辈,如雕虎啸清风随。
到今丰姿传粉绘,皎如琪木参琼枝。
秦王功高盖天下,脱略世故容小疵。
数公不语意有在,敬宗流辈宁何知。
倘收王魏文学馆,事如辰嬴当早谏。
美哉贞观犹有恨,洗苏众像一长叹。
赠王性之
性之自是英特人,唯恐富贵来逼身。
我非宝公亦识子,地上复见天麒麟。
眉间爽气照秋色,山水顿觉生精神。
胸中撑拄万卷读,对客倾泻如崩云。
不恨子未识和仲,但恨和仲未识君。
道山归计傥可缓,且复白帢拖红尘。
他年携我渡弱水,侥倖一看瀛州春。
诗成笑答千岩响,东崦峰头涌玉轮。
题李西杰水竹居
在昔香山老,水友而竹师。
心虚是师道,性静友亦宜。
孰谓物理妙,乃为高贤资。
佳哉陇西子,结屋溪之湄。
溪上亦何有,有竹如在淇。
涓涓峙寒碧,澄澄烛须眉。
微风一披拂,杂佩声参差。
俄顷万籁寂,粹然淡馀姿。
可但子师友,我方师友之。
未到三叹息,徒劳形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