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林 明 府 宋 /吴 柔 胜 拟 续 宣 城 志 ,难 忘 令 尹 贤 。庭 空 无 狱 讼 。斋 静 有 诗 篇 。心 比 秋 云 远 ,政 如 霜 月 悬 。活 人 最 多 处 ,饥 岁 作 丰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活人(huó rén)的意思:指活着的人,与死人相对
饥岁(jī suì)的意思:指年景饥荒的岁月。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诗篇(shī piān)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诗(总称)。这些诗篇写得很动人。(作主语)
(2) (名)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构成]
偏正式:诗(篇
[例句]
这是光辉的诗篇。(作宾语)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狱讼(yù sòng)的意思:指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也用来形容纷争的纠纷。
- 注释
- 令尹:古代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或地方长官。
狱讼:诉讼案件,法律纠纷。
斋静:清静的斋室,通常指官员办公或修行之地。
诗篇:诗歌,这里可能指官员的文学创作。
心比秋云远:形容心胸宽广,思绪深远。
霜月:比喻清明、公正的治理。
活人最多处:指对百姓生活改善最多的地方。
饥岁作丰年:在饥荒之年也能创造丰收的景象,形容治理有方。
- 翻译
- 我尝试效仿宣城志,深深怀念那位贤能的令尹。
法庭空旷无诉讼,斋室宁静只有诗篇吟咏。
我的心境像秋天的云天般辽阔,为政如同悬挂的霜月公正严明。
他所在之处,人民生活富足,即使在饥荒之年也能化为丰收之年。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吴柔胜所作,名为《送林明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宣城令尹贤的赞赏,以及对其清廉政绩的怀念。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表达了作者想要继续记叙宣城的历史,而那个时代的令尹(地方官)贤能而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宣城”应是指吴语所在的地方或其它特定之地。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描绘了一个清净无为的政治景象,没有牢狱和诉讼之事,只有安静的书房中流淌着诗意。这里的“庭”指的是官府的庭院,而“斋”则是书房。
“心比秋云远,政如霜月悬。”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令尹贤政绩的高度评价,心胸宽广如同远去的秋天之云,政治清廉明亮犹如夜空中挂着的霜月。这里的“秋云”和“霜月”都是高洁无暇的象征。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这两句则写出了令尹贤在位期间的人文关怀,能在最需要帮助人们的地方带来生机,以及在荒年的困境中创造出繁盛的景象。这里强调了他的施政能力和对民生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宣城令尹贤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形象,即清廉、有为而不扰民的好官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种政治理念的向往和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