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傅(bái fù)的意思:白白地浪费了辛辛苦苦所付出的努力。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广寒(guǎng hán)的意思:形容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国中(guó zhōng)的意思:国家的中央,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还往(hái wǎng)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乐国(lè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方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鹿皮(lù pí)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白皙光滑,像鹿一样的皮肤。
庐阜(lú fù)的意思:指住宅或居所。也用来形容居住的地方。
平揖(píng yī)的意思:平和地行礼,表示恭敬。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渔商(yú shāng)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合作互助来共同谋求利益的意思。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鹿皮翁(lù pí wēng)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觉得不重要,但对另一些人却非常重要。
- 翻译
- 我不再追逐渔夫商贾,也不关心农事,如今悠闲自得如鹿皮翁。
我身处白傅荒废的高台边,仿佛在华胥国那快乐的仙境中。
我在远方的榻上分隔了庐山的月色,两轩对峙着广寒宫的清风。
手持藜杖,我也想常常来往,怎肯让这清静闲暇都归于你一人。
- 注释
- 不逐:不再追求。
渔商:捕鱼和做买卖的人。
悠然:悠闲自在。
鹿皮翁:古代隐士的代称。
白傅: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后人称其为白傅。
荒台:废弃的高台。
庐阜月:庐山的月色。
两轩:两个窗户。
广寒风:广寒宫的清风,借指月亮。
杖藜:拄着藜杖。
频还往:频繁往来。
肯使:岂肯让。
清閒:清闲。
并属公:都归于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开篇“不逐渔商不问农”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不再过问世间的喧哗与劳作,转而选择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这一生动景象,以及接下来的“我今作鹿皮翁”,则是隐逸生活的具体写照,其中“鹿皮翁”形象,既有对远古仙人的向往,也寓意着诗人自己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地临白傅荒台畔,人在华胥乐国中。”这里,“白傅”指的是一处偏僻之地的台地,荒凉而不为世人所知;“华胥乐国”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两处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生活空间。诗人的身心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一榻远分庐阜月,两轩平揖广寒风。”这两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分,隐者独处于简陋的庐舍之中,与遥远的山月相对,感受着清冷的寒风。其中,“一榻”指的是简陋的床榻;“两轩”则是窗棂的意思,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也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心境。
最后,“杖藜亦欲频还往,肯使清閒并属公。”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野,以“藜”(一种野草)为伴,表达了他愿意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反复游走,不愿离开这种清净的隐逸生活。同时,“肯使清閒并属公”一句,则是对友人或知己的一种邀约,希望能够分享这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隐者的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线
登高复临深,所欲尽奇态。
侧身苍翠中,试足鱼龙背。
两峰势欲合,万象全幽昧。
仅透一线光,顿失天地大。
日月无多照,欻忽异明晦。
纵横罗怪石,踯躅有余碍。
淙淙半空溜,直下曳潜濑。
湿云凝不流,鸟声云内外。
静觉雷雨蓄,幽疑鬼神会。
因想开劈初,五丁力稍懈。
一罅不及补,千古诧奇怪。
坐啸窈冥中,无言但称快。
异境岂恒遇,兹游矢以再。
长揖告山灵,呵护请相待。
置酒歌
临潢城头暮吹笛,北斗阑干月将出。
金吾置酒坐北堂,银鞍召客何辉煌。
织成罽幕芙蓉卷,紫氎新茵兽文软。
黄羊作馔堆金盘,青骊挏酒挥犀碗。
筵前火照明星稀,凝笳急管纷相依。
锦衣如雾声綷縩,宝刀拂露光霏微。
须臾月东吐,留宾坐挝鼓。
还褰丹绮帷,更出红妆女。
金钿曜紫貂,珠袿袭青鼠。
的皪芳唇歌,便娟细腰舞。
沈沈芳夜兰,恻恻北风弹。
青蛾扇底蹙,素指弦上寒。
哀弦声屡阕,灵虬水频咽。
但顾罗袖欢,讵惜珠缨绝。
酒兰华幕坐欲移,徘徊落月秋河低。
锦镫车马纵横去,应照香尘绕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