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间愁积雨,水浊少黄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海鲜(hǎi xiān)的意思:指男女之间郑重的誓言和盟约。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口苦(kǒu kǔ)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好,感到苦闷或不快乐。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食力(shí lì)的意思:指吃饭的力气,也用来形容人的胃口或食欲。
于陵(yú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在陵墓之中。
于陵子(yú líng zǐ)的意思:指人死后在墓地长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句“江间愁积雨”,开篇即点出江边因连绵阴雨而产生的愁绪,积雨不仅影响了江面的景色,也影响了人们的心情。接着,“水浊少黄鱼”一句,描述了雨水导致江水浑浊,使得原本丰富的鱼类资源减少,尤其是黄鱼数量稀少,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潮味一春淡,海鲜三月疏”进一步说明了季节变换对江边生态的影响,春天潮水的味道变得淡薄,海鲜的种类和数量在三月时显得稀疏,反映了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间接影响。
“白头甜野笋,黄口苦园蔬”则转向对食物的描写,通过对比野笋和园蔬的不同味道,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对人工栽培的反思。野笋在春天生长旺盛,味道甜美,象征着大自然的慷慨;而园蔬则可能因为过度人工干预而失去了原有的风味,甚至有些苦涩,暗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
最后,“食力于陵子,桔槔閒有馀”将话题引向了劳动与生活的层面。这里提到的“陵子”可能是指田地或农田,劳动者们辛勤劳作,使用桔槔(一种灌溉工具)进行耕作,尽管忙碌,但似乎仍有余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变迁、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劳动生活的深刻思考,蕴含了对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和张推官元夕
山郡上元荣乐事,大开金地作遨场。
烟云向晓谁教霁,灯烛乘春自有香。
紫陌荧煌随步远,綵棚佳丽斗眉长。
游人莫惜酬高直,买取银蟾一寸光。
滕昌祐芙蓉
双干发寒葩,一蘖立纹羽。
欲品精妙人,君当二三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