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壶(bǎi hú)的意思:形容善于喝酒的人。
常行(cháng xíng)的意思:经常行动、习惯性行为
从逸(cóng yì)的意思:从逸指的是追求安逸、舒适而不思进取,缺乏进取心和积极性。
黄冠(huáng guā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学术或事业上非常有成就,超过了同龄人。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酒债(jiǔ zhài)的意思:指借酒消愁,但喝酒后产生的烦恼或后果。
赖是(lài sh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无法推卸责任,总是找借口或找理由来推卸责任。
流觞(liú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流动,比喻宴会上的酒宴。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小船(xiǎo chuán)的意思:小船是指小型的船只。在成语中,小船通常用来比喻个人或团体的力量和能力相对较小。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野服(yě fú)的意思:指非正式、粗糙的服装或行为方式。
逸少(yì shǎo)的意思:逸少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
榆火(yú huǒ)的意思:指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诗人乘着小船,荡桨西行,准备参加好友郑凫溪的宴饮。诗中“定送如泉酒百壶”一句,以“如泉”形容酒之丰富,既展现了豪迈的饮酒氛围,也暗示了深厚的友情。接着,“复喜流觞从逸少,宁辞击壤和尧夫”,通过引用东晋名士王羲之的“流觞曲水”和宋代哲学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击壤而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志趣相投的情谊。
“清泉榆火催新梦,野服黄冠换旧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自然与闲适气氛。清泉旁点燃的榆木火堆,不仅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野服黄冠”的装扮,则象征着文人不拘一格、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赖是三春无酒债,寻常行处亦知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知足常乐的心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愉悦场景,以及他们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重视友情、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廿五日晓泛山行历龙井诸处还孤山湖是日物色加浓游情衍不曼觉尽日
清旦践夙期,泛舟益新侣。
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穷山色亲,径曲树容美。
龙泓昼常阴,竹阁晴疑雨。
返策循广堤,沿流越孤屿。
落日缬通川,红芳烁罗绮。
青帝无回镳,春物宁淹晷。
浓淡准畴昔,羽停情靡止。
跃龙桥
荡荡跃龙桥,日夕千轮蹄。
先生挟书策,一月百过之。
康衢久闻谣,古道何坦夷。
有桥无病涉,劂功人未知。
朝从桥南来,暮从桥北去。
既去复何求,不忆来时路。
月在桥上头,水在桥左右。
水月自清新,行人总孤负。
贪夫逐利过,志士猎名骤。
笑予仅冯生,甘属众庶后。
江湖多风波,陵岳多嵯峨。
茧足嗟何归,不如守槃薖。
一丘我无依,守书如守陴。
但令一矢存,壁门宁易开。
为侠当尽狂,为儒当极腐。
龙跃吾何期,斯桥傥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