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没嵩台迥,山连石室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出风(chū fēng)的意思:指人出去透透风,活动活动筋骨,以舒缓身体疲劳。
德水(dé shuǐ)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法云(fǎ yún)的意思:指法律的威严和权威。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孤标(gū bi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站在高处或显要的位置上。
画栋(huà dò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的屋檐、屋脊等部分绘有精美的图案。
慧雨(huì yǔ)的意思:指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困难、解除危难的智慧和力量。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连石(lián shí)的意思:连续的石头,形容事物连续不断,没有间断。
灵宇(líng yǔ)的意思:灵活聪明的才智和广阔的胸怀。
迷川(mí chuān)的意思:指迷失方向,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或目标。
目极(mù jí)的意思:指眼睛的瞳孔极小,形容目光极为集中或专注。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清梵(qīng fàn)的意思:纯净无瑕,清雅高洁。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象教(xiàng jiào)的意思:指以象为教材,用象来比喻教导人们的道理。
雨花(yǔ huā)的意思:指雨中绽放的花朵,比喻在困境中产生的美好事物。
玉毫(yù háo)的意思: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笔迹纤细、娟秀。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功德水(gōng dé shuǐ)的意思:功德水是指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好行为和善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崇禧塔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人以崇禧塔为视角,展开了一幅宏大的自然与人文画卷。
首先,诗人通过“宝塔依灵宇,攀跻箭括穿”两句,描绘了崇禧塔矗立在灵异之地,攀登其上犹如穿越箭括,既突出了塔的高耸入云,也暗示了其神圣与神秘的氛围。接着,“孤标擎日月,绝顶出风烟”进一步强调了塔的高度与气势,仿佛能托起日月,冲破云烟,展现出崇禧塔的雄伟与超凡脱俗。
“树没嵩台迥,山连石室偏”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崇禧塔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独特,嵩台与石室的遥远与偏僻,反衬出塔的独立与超然。而“法云银草净,慧雨玉毫悬”则将崇禧塔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法云的纯净与慧雨的洒落,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传递,玉毫的悬挂则增添了庄严与神圣的气息。
“双树琼帘外,诸天画栋前”两句描绘了崇禧塔外部的装饰与布局,双树与琼帘的美丽,诸天与画栋的壮观,不仅体现了建筑艺术的精湛,也寓意着佛法的广大与深邃。接下来,“雨花三界寂,清梵一僧禅”则通过雨花的寂静与僧人的禅定,表现了崇禧塔作为宗教场所的宁静与庄严,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最后,“目极中华尽,心纡象教缘”表达了诗人站在崇禧塔上,放眼望去,整个中华大地尽收眼底,心中充满了对佛教教义的深深敬仰与追求。“愿承功德水,金筏度迷川”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借由崇禧塔的功德之水,如同金筏一般,引导迷失的人们渡过人生的苦海,达到心灵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崇禧塔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