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海的高士形象,他远离尘嚣,生活于宁静与旷达之中。诗人通过“隐者閒旷,避世沧瀛”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这位高士的隐逸生活状态,他选择远离世俗,栖身于大海之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着,“其友树节,乃饵华缨”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位高士的人格魅力。他的朋友以树立高尚情操为己任,而他则以佩戴华丽的冠冕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既表现了高士的高洁品质,也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进轻退促,举动不经”描述了这位高士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他对待进退有着轻视的态度,行事不拘泥于常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自然的生活哲学。这种不被传统束缚、勇于自我表达的精神,正是高士独特魅力的体现。
最后,“交携长绝,时议所钦”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这位高士的敬仰之情。他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少,但他的行为和思想却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不仅体现了高士个人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的认同和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海隐者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高士形象的普遍尊崇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五首·其四
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
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
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
齐天乐六首·其二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
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
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人生此恨难遣。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比并天河还远。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
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八
梦醒箬篷底,一点一声秋。
密密疏疏淅淅,听遍不胜愁。
数朵湿山如黛,两岸芦花似雪,白了旅人头。
谁识绣衣客,转忆绿苹州。是僧楼,是罗帐,是扁舟。
触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沈浮。
忽见鱼生床下,又听蛙鸣灶底,难得唤晴鸠。
檐溜洒空下,多半作浮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