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施浣纱篇》
《西施浣纱篇》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西施旧石在,苔藓日于滋。

几处沾妆污,何年灭履綦

岸花羞慢脸,波月敩嚬眉。

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履綦(lǚ qí)的意思:履行诺言,兑现承诺。

慢脸(màn liǎ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脸上表情冷漠、不悦、不喜欢或者不满意。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西施(xī s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注释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美貌著称。
旧石:指西施过去浣纱时所用或所倚之石。
苔藓:一种生于潮湿环境中的植物,此处形容石上岁月痕迹。
沾妆污:比喻西施美丽影响之深,以至于石头似乎也沾染了她的妆容。
灭履綦:履綦指鞋带,这里引申为西施不在的久远时间。
岸花:河岸边的花。
羞慢脸:花儿因自愧不如西施之美而显得缓慢开放,有羞涩之意。
波月:水面上的月光,波光粼粼中的月亮。
敩嚬眉:效仿,学习;嚬眉,皱眉,这里形容月影形态似西施颦眉。
花月好:花好月圆,美好的景色,比喻美好时光或情境。
浣纱时:西施在河边浣纱的时光,象征其青春美貌之时。
翻译
西施曾经洗衣的石头仍在,上面的苔藓日复一日地滋长。
多少地方沾染了她的妆容尘埃,又是哪一年,她不再穿着那鞋履前来?
河岸边的花朵也羞愧于自己缓慢绽放的容颜,水中的月影仿佛也在模仿她蹙眉的样子。
你把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拿来与西施浣纱时相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溪边浣纱的情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限留恋。诗中西施旧石、苔藓日滋,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沾妆污处、灭履綦年的提问,则透露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岸花羞慢脸和波月敩嚬眉,更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美与矜持。

"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这一句,则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邀请,希望能够重返那段美好的时光。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展示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情怀念。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分题道林宝塔送贯道先生归湖南

钟山禁城东,浮图出林麓。

层级凌紫烟,虚檐交翠木。

异人昔垂化,千载有遗躅。

夕梦铿清钟,晨筵散华烛。

一谐湖南英,凭高旷游目。

江山环帝京,形胜天下独。

安知复遄迈,怅焉此遐瞩。

寒日下西南,轻帆驾孤鹄。

(0)

漫成·其一

宁教花片沾泥,莫遣随风乱飞。

沾泥尚留春色,随风不返故枝。

(0)

过相见湾遇友人

大江无相知,幸识君侯面。

舟行相见湾,况与君相见。

(0)

题梁谷才小像

迹不远城市,志惟在山林。

所以梁伯鸾,高名传至今。

(0)

怀友

昨日杏花开,今朝燕子来。

相思三百里,明月在高台。

(0)

窗间水影

朝旭动前池,风漪隔窗过。

纷披觉鱼乱,散漫知萍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