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宸翰(chén hàn)的意思:指天子的笔迹和文章,也用来形容官方的文书。
殿阁(diàn gé)的意思:指官署、宫殿等高级建筑,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归葬(guī zàng)的意思:指将死者的遗体送回故乡安葬,也比喻回归本位或回到原来的地方。
谏书(jiàn shū)的意思:指奏章、奏折等上书皇帝或上级官员,劝谏或告状。
鸾回(luán huí)的意思:指事物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纳谏(nà jiàn)的意思:纳谏指的是接受忠告或建议。它表示一个人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接纳正确的建议并加以实施。
丕承(pī chéng)的意思:丕承指的是承袭、继承。
三后(sān hòu)的意思:指三个后代,也用来形容家族兴旺、子孙繁荣。
盛烈(shèng liè)的意思:形容充分展示才华或热情,光彩照人。
书囊(shū náng)的意思:指才学渊博、知识丰富的人。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圆月(yu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圆满明亮,也比喻事物的完美和美好。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翻译
- 未能继承三位先王的伟业,光辉盛烈古今难以匹敌。
广泛采纳谏言,群臣的智慧汇聚如书囊,朝廷的学术讨论在殿堂中热烈展开。
皇帝的弓箭如同圆满的月亮,彰显威严;御笔挥洒,如鸾鸟飞舞。
虽然皇冠和宝剑已归于陵墓,但他的英明风范永垂万世。
- 注释
- 丕承:不能完全继承。
盛烈:辉煌的功业。
纳谏:接受劝告。
御弧:皇帝的弓箭,象征权威。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余靖为悼念仁宗皇帝而作的挽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仁宗皇帝怀有深厚的敬意和哀思。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 这两句表达了仁宗皇帝继承前代君主的丰功伟业,其威德与先贤相比显得尤为非凡。这里所说的“三后”可能指的是唐朝末年的三位皇帝,即唐昭宗、唐哀帝和唐末帝,他们都未能挽救国势,反观仁宗则能够承续先人的功业。
"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 这两句描绘了仁宗皇帝虚心纳谏、广聚书籍并且热衷于谈论儒家经典的景象。“纳谏”意味着皇帝愿意接受臣子的直言进谏,“囊集”则形容书籍被收藏得很是整齐有序。仁宗不仅重视学问,还广开殿阁以便于举行讨论经典的活动。
"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 这两句描写了皇帝在宫中举办的文艺活动。其中,“御弧”指的是皇帝亲自执笔,“圆月”象征着和谐美好的气氛,“宸翰”则是对皇帝书法的尊称,而“舞鸾回”形容字迹优美如同神龙在云间翱翔。
"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这两句表达了即便仁宗皇帝去世,其英明的风范依然留存于后世。尽管“冠剑”代表权力和威严已经随着皇帝被安葬,但他的英杰之气却仍旧在万代之后传颂。
总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仁宗皇帝生前事迹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君主深切的怀念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