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二十一》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二十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背于身不见,亦不见庭人。

物我无与,方知止处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物我(wù wǒ)的意思:物我,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知止(zhī zhǐ)的意思:知道适可而止,懂得分寸,不过分或过度。

注释
背:背对,转身背向。
于:对于。
身:身体。
见:看见。
庭人:庭院中的人。
物我:物我两忘,指超越物我界限。
俱:都。
无与:没有关联,不被影响。
真:真实,本质。
翻译
背对着自己,看不见自己的身影,
庭院中的人也看不见。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名为《后天易吟三十首》中的第廿一首。现在我们来鉴赏这四句话:

背于身不见,亦不见庭人。

物我俱无与,方知止处真。

诗人通过“背于身不见”和“亦不见庭人”,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境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被外界的事务所缠绕,而难以看到自己的内在,也很少有机会去观察周围的人。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独处自得的情感。

接着,“物我俱无与”,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隔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没有直接的交集。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困难的一种感慨,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宇宙万物本质孤立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方知止处真”,则揭示了诗人的哲思。只有当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减弱,甚至消失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所在。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止处”,即心灵的归宿和平静。这也暗示着一种修养,一种通过内省来达成自我认知与自我超越的途径。

总体来说,这四句话构建了一个从外向内、由表及里的思考路径。诗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引导读者走进心灵深处,寻找那个永恒不变的“真”之所在。这既是诗人的个人修行,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智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灵岩金钵堂化长明灯

龙潭吹灭纸烛,真个人天眼目。

举似庞公点头,祖祖灯灯相续。

(0)

颂古三十三首·其八

全提正令,高低普应。三应三呼,谛听谛听。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一

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一番新雨过,禾稻弄微黄。

(0)

颂古三十三首·其二十三

非男女相末山主,今古堂堂常独露。

常独露兮见也么,清声藉藉播寰宇。

(0)

辞李大谏再住万寿

年来老倒觉痴顽,振作丛林岂等闲。

珍重贤侯休更问,且容懒散卧云间。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一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